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瓦良格號總師看遼寧艦:一項改造就遠勝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5 08:33:32  


 
  烏克蘭相助 艦載機性能勝原版

  記者:請教一個不再是秘密的問題。當初,你們在規劃“瓦良格”號的武備時是如何考慮的?這對我們了解“遼寧”號的作戰能力應該有借鑒和參考意義。

  巴比奇:根據設計,“瓦良格”號的艦載殲擊機有三種:蘇-27K(後改名蘇-33)、米格-29K和雅克-141。該艦建造期間(1985~1991年),蘇-27K和米格-29K都完成了實戰測試。此外,“瓦良格”號還應配備雅克-44預警機、卡-27PS反潛直升機、卡-27搜救直升機、卡-29空降直升機和卡-31預警直升機等。滿編的話,“瓦良格”號累計搭載飛機應為52架。

  記者:既然如此,為什麼俄海軍現役的“獨苗”——“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也就是“瓦良格”號的姊妹艦,只配備了蘇-33殲擊機?

  巴比奇:蘇-33和米格-29K用途不同,前者在續航時間、載彈量等方面占優,後者在造價、體積、機動性、武器控制系統等方面表現較好。在“瓦良格”號的設計方案中,兩種戰機各有自己的位置,相互彌補性能上的不足。可惜,蘇聯解體後,由於財政緊張,米格-29K的生產被迫中止,“庫”號只配備了蘇-33。直到近些年,米格-29K才獲得重生,印度要求俄羅斯在為其改裝的航母上配備該機;雅克-141也會隨著俄羅斯航母事業的復興而大有作為,此外,它很有可能配屬在俄羅斯從法國購買的“西北風”級兩栖攻擊艦上。

  記者:中國會為“遼寧”號配備什麼樣的艦載機?

  巴比奇:中國航母的艦載殲擊機也是在蘇-27基礎上改進開發的。上世紀90年代,中國向俄羅斯購買了陸基蘇-27SK殲擊機的生產線,稱國產蘇-27為“殲-11”,生產工廠在沈陽,我本人在2006年見過殲-11B殲擊機的模型,對其印象深刻。中國正是以殲-11B為藍本研發出了艦載的殲-15殲擊機,估計性能可以趕上甚至超過蘇-33。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