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內地金融衍生品市場擴容提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8 09:29:48


  中評社香港11月8日電/繼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之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8日開始對股指期權展開全市場倣真交易。國際主流產品相繼引入,中國內地金融衍生品市場開始顯現擴容提速的跡象。

  新華社報道,借鑒國際市場經驗,結合中國內地期貨、現貨市場運行狀況,中金所選擇滬深300指數為股指期權倣真交易的標的,採用歐式合約行權方式。

  中金所方面表示,通過最大程度模擬真實交易環境,此次倣真交易將實現對股指期權規則的檢驗,並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動股指期權的上市準備工作。

  這將是中國唯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推出的第三隻產品。首只產品滬深300股指期貨誕生於2010年4月,年度成交量迅速躍居全球前五位。

  做空工具的問世改變了中國股市與生俱來的“單邊市”狀態。不過,相對於日益龐大的市場規模,單一的金融期貨品種顯然難以完全擔負風險管理的功能。按照11月7日的收盤點位2129.40點計算,股指期貨推出三年半,上證綜指大幅下挫近三分之一,其間最大振幅高達72%。

  在這一背景下,股指期權被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管理者納入視野。

  股指期權誕生於1983年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並在此後的30年維持高速發展狀態。目前,股指期權在全球衍生市場總交易量中佔到四分之一,可謂舉足輕重。

  “作為全球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避險工具,股指期權在風險管理、金融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國金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江明德說,這一工具“移植”到中國內地後,有望發揮相似的作用。

  業界專家表示,在管理風險和發現價格的同時,股指期權另一個重要功能在於改善投資者交易行為。對於處於“新興加轉軌”階段的中國股市而言,這一作用不容忽視。

  有研究顯示,內地A股市場系統性風險比例平均值高達43.82%,而對應的香港H股市場僅為11.86%。

  “A股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比例遠高於香港等境外市場,這導致投資者經常‘只賺指數不賺錢’,財富遭受損失。而投資者不敢、不願長期持有股票,反過來又加劇了市場波動與短線交易行為,令長期投資理念難以形成。”上海大陸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傑說。

  沈傑分析說,使用股指期權避險,等同於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買了“保險”,在鎖定下跌風險的同時,也不會錯失市場上漲獲利的機會。這將極大地鼓勵各類機構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

  統計顯示,2011年內地市場共發行了2.3萬隻銀行理財產品,其中掛鉤股票或商品類的佔比僅為6%,且幾乎清一色來自在華外資銀行。投資專家表示,期權等市場基礎性構件的缺失是導致這種失衡格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這個角度而言,包括股指期權在內,更多對衝工具的出現將極大地豐富投資策略,併為中國內地資本市場創新提供更大的空間。

  事實上,風險管理體系完善的意義不止於此。作為一個散戶為主的市場,中國內地股市不可避免地充斥著跟風炒作、盲目從眾的不良文化。股指期貨上市後,套期保值、對衝交易、數量化投資等良性文化逐漸在A股萌芽。

  “股指期權有望進一步推動股市文化的演變,從而優化中國股市的生態結構。”沈傑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