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版全球鷹橫空出世?一項性能超越美國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8 10:46:37


網友拍攝到的疑似中國新型長航時遠程無人機,可以看到其機頭位置碩大的設備艙,機腹下方很可能安裝了側視合成孔徑雷達。
  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環球時報報道,近日,在中國互聯網上廣泛流傳著一段視頻,該視頻首次曝光外形很像此前公布的“翔龍”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的中國新型國產無人機。這款新型無人機的發動機進氣口安裝於機體上方,結構類似於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因此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中國版的“全球鷹”戰略無人偵察機。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7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稱,視頻中顯示的無人機採用了獨特的連接翼布局,從氣動外形上看要比“全球鷹”的大展弦比機翼更好,但國產長航時無人機在發動機和有效載荷等方面仍遜色於美國的“全球鷹”。

  網絡圖片顯示,這種新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與以前曝光的“翔龍”無人機高度相似,都採用了看上去像是主翼和水平尾翼連接到一起的連接翼布局。不過,從外觀上看與“翔龍”也有明顯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垂尾由單垂尾改為V型雙垂尾,對應地增加了尾鰭,以確保縱向的穩定性;水平尾翼與垂尾的相對位置也不同,新公布的機型更為靠前;另外前後翼的連接方式也有所不同,而且最新出現的無人機發動機尾噴口為裸露的圓形噴口,而此前出現的“翔龍”的尾噴口為多邊形。新機型的一些設計看上去更為合理,比如採用了V型雙垂尾,由於垂尾採用了外傾設計,可以在較大迎角時,避免因無人機頭部的大型整流罩遮蔽造成的航向穩定性下降問題。另外,兩個機翼連接之處看上去也更加牢固。儘管目前尚不清楚該機是在“翔龍”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的結果,還是一種全新型號。此前,中國就有在外形和尺寸上都非常相似的無人機同時出現的情況,中航工業的“翼龍”和航天科工的“長虹-4”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此前,美國《防務新聞》網站曾對“翔龍”的性能參數進行過報道:全長14.3米,翼展25米,起飛重量7.5噸,任務載荷650公斤,最大航程7000公里。從這些參數來看,“翔龍”要比“全球鷹”小一半。顯然,中國需要比“翔龍”更大的無人機執行戰略偵察任務。不過,目前對於這款神秘無人機的具體用途和性能參數還不得而知。

  這款新型無人機的發動機進氣口安裝於機體上方,結構類似於美國的“全球鷹”。專家分析稱,從外觀看該機採用了比“全球鷹”的常規大展弦比機翼更先進的連接翼布局。通常而言,連接翼布局擁有重量輕、剛度大、誘導阻力小、升力系數高等優點。在氣動等效的情況下,連接翼布局結構重量比常規布局輕1/5到1/10,翼尖的垂直方向變形僅為常規布局的一半。此外,該型機還採用了“全球鷹”並沒有使用的翼上小翼,這通常也有助於降低阻力,減少油耗,進而提高航時。因此,從氣動效率上看,該機理論上要強於美國的“全球鷹”。不過,中國在發動機、結構材料等領域的水準要大大落後於美國,因此會讓氣動布局上的優勢打折扣,這些都會限制該機的巡航時間。另外在有效載荷,如合成孔徑雷達、紅外偵察裝備上,國產系統與美國的最新型號也有差距。但無論如何,這種無人機的研發成功,都能提高中國對周邊的偵察能力,特別是在南海擁有巨大的應用空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