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軍報披露中國陸基中段反導內幕 副參謀長犧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8 17:09:52


資料圖:中國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示意圖。
 
  誰能想到,會議結束幾個小時後,勞累過度的黃鶴雲突發腦溢血倒在任務一線,手中的方案稿紙灑落一地……

  那段日子,正逢我國第二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與某新型導彈試驗同時進入緊張備戰階段,他忙得就像上緊了發條的陀螺。夜裡,他辦公室的燈光經常要到凌晨三四點鐘才熄滅。

  戰友們勸他:“別太累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一笑而過:“是啊,可導彈是咱們國家和軍隊的本錢。”

  誰也沒有想到,就在試驗即將成功的最後階段,他卻永遠地倒下了!

  黃鶴雲所在的總裝某基地試驗部是一支功勛卓著的部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老一輩創業者在綿延上千公里的大漠戈壁日夜奮戰,圓滿完成了以“導彈、原子彈結合試驗”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任務,為打破超級大國的核訛詐核威脅、挺立民族脊梁,作出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1991年,就在黃鶴雲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前夕,國防科工委組織優秀黨員到學校作報告。老一代科技工作者“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故事,令他深受觸動。

  “為戰爭而生的軍人,別怕被和平遺忘。要幹就幹導彈火箭這樣為國家揚眉、為民族爭光的事!”黃鶴雲和幾位同學約定,分配時選擇了地處大漠戈壁的總裝某基地。從此,他的名字隱匿於中國導彈試驗的“絕密檔案”中……

  22年過去,由黃鶴雲參與試驗定型的一系列導彈陸續裝備部隊,成為共和國的倚天長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