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東海艦隊公開主力艦長姓名 多人曾赴二炮培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20 09:49:39


  潛艇某支隊支隊長 胡武波   選擇強手當對手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軍事學院留學,出色完成20餘次諸軍兵種聯合演練任務,創造了某型潛艇首次導彈靶試全部准確命中等多項紀錄,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先後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在“精軍種”基礎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必須“通三軍”,掌握其他軍兵種特性,才能有效調度三軍。“懂信息化”,就像打通了現代戰爭體系的“任督二脈”。

  問:請您介紹一下近年來艦隊在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上的工作舉措?

  答:艦隊傳統的培養路徑相對簡單,副部門長-部門長-副艦長-艦長,這顯然不符合聯合作戰指揮人才要求。為此,艦隊黨委把目光瞄向世界,設計出一張人才成長新“路線圖”。按照“信息主導、任務牽引、超前培養、系統建設”的思路,我們對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基本能力要素進行細化量化,制定實施了艦艇長、飛行員等8類重點人才建設專項計劃。有了這條科學的成長路徑,不同專業、職級的指揮員發展方向更加科學合理。

  問:在培養探索實踐中,艦隊取得了哪些經驗?

  答: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不能簡單靠“伯樂相馬”,必須依靠科學的制度保障。制度是理念的載體,最能考驗一個單位思考問題的深度和處理問題的水平。建立科學完善的制度,耗心血,但管長遠。

  這些年,艦隊黨委先後出台了《關於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的措施》等10餘項制度,涵蓋培訓交流、選拔任用、考評認證等全過程。正是因為沿著制度化軌道,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工作實現了健康持續的發展。

  問:下一步,艦隊還要在哪些方面進一步完善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舉措?

  答: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是項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未來,艦隊將在三個方面持續用力:首先,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機制,探索建立聯合作戰知識學習考評制度、聯合作戰指揮崗位任職資格制度。其次,要持續擴大跨軍兵種交叉代職任職規模,多安排有潛力的幹部到聯合指揮機構、到作戰部隊經受考驗鍛煉。第三,建立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對象數據庫,實行動態跟蹤,在關鍵崗位重點考察,調整使用優先安排,不斷壯大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群體。

  他山之石

  外軍如何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

  土耳其、埃及軍事院校從上尉軍官即開始進行聯合培訓。加拿大軍隊從生長軍官起實行陸、海、空軍學員同校培訓。英、德等西方國家軍隊聯合指揮與參謀培訓,大多是從少校軍官開始,平均年齡約30歲。

  外軍一名優秀聯合作戰指揮員的成長,大約需要25年左右的時間。美軍海軍驅逐艦艦長大多需要10多個崗位的任職經歷,美軍聯合指揮軍官要經過初、中、高三級院校6次培訓,其中至少有一次聯合參謀培訓、一次聯合指揮培訓,才有晉升為高級聯合指揮員的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