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穩住烏克蘭扳回一局 與西方在原蘇聯拉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1-29 09:48:54


當地時間2013年11月24日,烏克蘭基輔,民衆舉行大規模示威活動,抗議政府延遲加入歐盟的決定,并要求與歐盟簽署歷史性貿易協議,抗議者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
烏克蘭政府上周宣布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讓世界看到了一幕發生在歐亞大陸腹地的“地緣政治大拔河”:歐盟強烈批評俄羅斯對烏施壓,普京則反唇相譏,指責歐盟對烏克蘭“訛詐”。28日,歐盟第三屆“東部夥伴關係”峰會在積極倡導更多俄羅斯小夥伴加入歐盟的立陶宛舉行,討論的正是歐盟與烏克蘭等原蘇聯地區國家的合作,俄羅斯與歐盟對這些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競爭性拉攏”勢必進入新的回合。誰會是贏家?通過北約東擴與歐盟東進,西方勢力似乎已快“兵臨莫斯科城下”,但烏克蘭的“棄簽”和其他小國的猶豫讓人看到,普京手中仍有許多牌可打。

  俄暫時贏得“烏克蘭戰役”

  據俄羅斯《觀點報》28日報道,28-29日,歐盟第三屆“東部夥伴關係”峰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來自34個國家的首腦和部長以及歐盟的領導人參加峰會。主要討論歐盟與原蘇聯6個加盟共和國的合作計劃。由於烏克蘭決定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峰會因此蒙上陰影。據報道,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準備在峰會上發言,闡述烏暫停籌備與歐盟簽訂協定的原因。立陶宛消息人士表示,由於烏克蘭事件,立陶宛已為峰會準備了強硬的反俄聲明,聲明中將強烈譴責俄羅斯對鄰國實施帝國式壓力。但這一說法遭到立陶宛外交部否認。

  在烏克蘭決定暫停簽署協定前,美國《華盛頓郵報》曾發表文章稱,俄羅斯與歐盟以不同的手段努力吸引鄰國,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正在向位於俄歐之間的國家施壓,它們曾是蘇聯的一部分,後來傾向於西方。烏克蘭有4600萬人口,自1991年獨立後,烏克蘭更願意把目光投向西方。文章提到,近年來,在天然氣供應問題上,俄烏齟齬不斷。美國駐烏克蘭大使也表示,與歐盟簽訂協定是烏克蘭成為現代歐洲民主國家的重要機會。

  但烏克蘭沒有按歐盟的設想走。在烏克蘭宣布“停簽”決定後,俄媒歡呼“烏克蘭終於在俄羅斯與歐盟之間做出選擇”。媒體普遍認為,俄羅斯在這場拔河比賽中暫時領先。法國《世界報》發表文章稱,莫斯科贏得了一場地緣政治新戰役。報道援引法國-俄羅斯觀察中心主任阿諾·迪比安的話說,“我們可以從這場新的‘爭奪烏克蘭戰役’中吸取一些教訓。俄羅斯阻止北約向原蘇聯擴張5年後,又確信無疑地凍結了歐盟在該地區的推進”。

  但阿諾·迪比安認為,俄羅斯的獲勝只是暫時和局部的,克里姆林宮無法確保期限。而烏克蘭也只是這場新拔河比賽的目標之一。事實上,在28-29日的峰會上,另外幾個國家各有行動:摩爾多瓦準備與歐盟草簽一體化協議;格魯吉亞與歐盟就簽署協議初步達成一致,準備草簽協議。但格新政府擔心與歐盟簽署協議可能會影響與俄羅斯的關係;阿塞拜疆計劃簽署免簽證協議,而非類似一體化的協議;亞美尼亞計劃與歐盟簽署沒有任何政治成分的協議。

  據了解,歐盟2009年與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6個原蘇國家簽署了《東部夥伴關係宣言》。當時歐盟開出十分誘人的條件:在經濟上,這些國家在達到相關標準後,可以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從而獲准進入歐洲市場。政治上最終可以像波蘭和羅馬尼亞一樣加入歐盟。但這6國面臨著相同困境,在經濟上都不同程度地依賴俄羅斯,“棄俄奔歐”將付出沉重代價。正因為此,烏克蘭“倒戈”在一些人看來並不那麼奇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