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列舉大量戰法:打斷中國DF21D殺傷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9 12:10:28


按照美媒的說法,彈道導彈依然是依托在大陸的發射陣地上,只不過把對海防禦的縱深向前推到了上千公里而已。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環球時報編譯美國《空軍》雜誌2013年第12期刊登了奧托•克賴舍的文章:China's Carrier Killer: Threat and Theatrics。文章主要介紹了被視為“航母殺手”的中國東風-21D導彈給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形成了極大的壓力。東風-21D導彈是中國重要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而作為一種武器系統,東風-21D導彈要具備作戰能力,就需要一條完整的殺傷鏈。鏈條上的諸多環節使得美國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來打破其中的薄弱環節,從而破壞其殺傷效能。文章內容如下:

  DF-21D導彈對艦載空中力量來說是一種真實的威脅,但有時這種擔心已經近乎歇斯底里。

  在戰爭史上,曾有大量的武器被描述成“遊戲規則改變者”,能夠使當時的主要武器失效。石頭城堡成為火藥的犧牲品。綜合防空系統被隱形能力攻克。有時,新型武器會帶來巨大的優勢,但是事實證明它們通常是短命的,只是種對抗手段--作為防禦性武器或戰術--其出現通常是為了干擾新技術的效果。

  如今,一些人預測航空母艦(航母是美國90多年來進行力量投送的重要工具)將會消亡在中國DF-21D反艦彈道導彈(ASBM)手中,DF-21D被很多人打上了“航母殺手”的標簽。DF-21D是一種中程高速導彈,安裝有終端尋的彈頭,被很多分析家吹捧為能夠降低核動力航母效能,使航母和每艘航母上的70架飛機都成為極易被擊中的目標。

  長期批評美國海軍花費數十億美元裝備航母的人士經常把DF-21D作為理由,要求大幅縮減航母艦隊,宣稱航母已經過時到令人絕望的地步。自然,不是所有人都這樣看待這個問題。國防部高級官員--包括海軍和空軍軍官--認為那些關於航母消亡的報告還“為時過早”(引用的是馬克•吐溫的話)。

  DF-21D導彈--北約將其稱為CSS-5 Mod 4--是中國“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家族的一員。中國擁有數百枚各種型號的“東風”導彈。

  根據中國防務檔案,DF-21D與其他導彈不同的是它的機動式再入大氣層飛行器安裝有合成口徑雷達(SAR)和光學傳感器,使它能夠擊中移動目標。

  這種兩級固體燃料導彈的作戰半徑估計在1035至1726英里之間,安裝有常規彈頭,其威力被認為至少能夠“一擊必殺”--這意味著導彈直接命中所造成的損傷將使得美國航母無法再進行航空作業。中國的軍事文學作品對DF-21D齊射的描述是,第一次命中讓航母癱瘓,後續命中則將航母擊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