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媒解析中國兩款反導攔截彈:早期預警缺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1 11:05:04


 
  為“紅旗-9A”導彈研製主動雷達自導頭的工作很有可能已經順利結束。中國還在進一步升級該型導彈,在其結構中廣泛使用複合材料,使用新型燃料裝藥。與基礎型號地空導彈不同,“紅旗-9A”使用的FT-2000導彈尺寸較小,使用被動雷達自導頭。該型地空導彈系統使用HT-233機動式X波段多功能照明和引導雷達,三坐標相控陣天線,對波束進行數字化控制,水平探測角360度,方位角0到65度。對空中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為120公里,跟蹤距離為90公里,能同時探測100多個目標,鎖定和跟蹤50多個目標。另外還有低飛目標探測雷達,這種機動部署的L波雷達能在複雜干擾條件下探測低空目標並測量其坐標,包括反射面較小的巡航導彈。

  應當指出,“紅旗-9/9A”地空導彈系統的指揮設備和S-300P導彈系統兼容,保證兩者能夠任意組合部署,從而保證有效防護北京、上海、天津、河北,以及珠江、長江三角洲地區最為重要的目標,使中國正在建設的區域防空體系具有一定的彈道目標攔截能力。 

  中國專家還在“紅旗-9”基礎上研製出了海軍版“海紅旗-9”,裝備052C型導彈驅逐艦。首艦於2003年編入中國海軍服役,次艦於2005年列裝。另外4艘正在建造之中,處在不同的完工階段。該型戰艦各裝配8具“海紅旗-9”垂直發射模塊,每個模塊備彈6枚,共計48枚導彈。“海紅旗-9”是俄羅斯以S-300PMU-1為基礎的S-300F艦載防空導彈系統的中國改進版。雖然中俄艦載防空導彈系統具有較高的相似度,但也有許多區別,比如中國版發射裝置使用固定式彈箱,每個彈箱都有艙蓋。

  總之,中國能夠獨立自主生產戰術技術性能與俄羅斯S-300PMU-1相似的陸基和海基防空導彈系統,能夠保護最重要的、相對不大的目標,攔截處於飛行軌跡末段的彈道目標。中國同時還在研製其他反導系統,攔截處於飛行軌跡中段的彈道目標,從而使中國能夠在一定前景內建設梯次反導防線,不僅保護單個具體目標,而且防護最為重要的區域。 

  中段反導  

  2013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使用KT-2(西方稱為SC-19)陸基攔截導彈,成功攔截了一枚處於飛行軌跡中段的遠程導彈。美國認為,它能攔截高度為2-2.2萬公里的衛星,因為中國正在研製的“動能-2”系統在數百公里的大氣層外實施攔截。這項試驗證明,中國正在研製反衛星和反導彈作戰系統。此前類似測試已在2010年1月展開。  更早期的攔截導彈KT-1是“東風-21”中程固體燃料導彈的改進型號,使用動能攔截器。該系統於2007年1月首次進行試驗,當時在864公里的高度上摧毀了一顆重達954千克的報廢氣象衛星。至今還有大量衛星殘骸遺留在軌道上,對載人航天飛船和衛星造成威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