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媒解析中國兩款反導攔截彈:早期預警缺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1 11:05:04


 
  通過對現有情報信息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動能-2”導彈攔截系統類似於美國計劃2014年在羅馬尼亞部署的使用“標準-3”攔截導彈的陸基“宙斯盾”系統。

  毫無疑問,中美反導領域的發展走的是相同的道路。中美在研製既能摧毀人造地球衛星,又能攔截導彈戰鬥部的反導系統。2008年2月美國海軍“伊利湖”號巡洋艦在太平洋水域發射“標準-3”攔截導彈,在247公里的高度上摧毀了一顆報廢的偵察衛星,以此檢驗反導系統效率。 

  對於中國最近一次的KT-2攔截導彈試驗,五角大樓表示嚴重關切,呼籲中國在自己的反導能力和意圖方面更加透明。美國專家認為,中國還在研製其他反衛星技術,包括對敵方在軌衛星群實施電子和電磁干擾,使用激光束殺傷衛星。美國立場之所以相當強硬,主要是因為其軍事優勢在許多方面是完全依靠大量在軌衛星的存在,以及使用GPS制導,為高精殺傷兵器提供目標指示。美國同時還在大肆炫耀自己在反衛星武器製造領域的成果。 

  導彈襲擊預警系統  

  應當說,在反導方面,在缺少導彈襲擊及時預警系統的條件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不可能建成。阻礙中國區域反導系統建設的薄弱之處正是導彈襲擊預警系統事實上的缺乏。俄羅斯導彈襲擊預警系統既有陸基早期預警雷達,如“達里亞爾”、“伏爾加”、“頓河-2N”和“沃羅涅日”雷達,又有高橢圓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群。現有信息表明,中國人民解放軍目前還沒有既能發現彈道導彈發射,又能查明其飛行方向的衛星。至於早期預警雷達方面,不是完全透明。顯然,中國擁有一定數量的超視距雷達,能夠發現3000公里以內彈道目標的飛行,但是這還未必說得上能夠建成密集的預警雷達網絡。  

  顯然,中國反導系統的發展僅處在初期階段。現在已經建成了能在飛行軌跡末段攔截中程導彈彈頭的陸基作戰系統。在近期前景內,還將為海軍建設類似系統。同時還在研製能在飛行軌跡中段攔截彈道目標的動能攔截系統,但是其的主要使命不是反導防禦,而是摧毀敵方航天器。總之,在陸基梯次導彈襲擊預警系統出現之前,貿然談論中國可能建成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為時尚早。(新浪軍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