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直20有望改變中國直升機裝備窘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8 08:49:09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新華網發表虎點兵專稿文章稱,直-20,是網友們對中國正在研製試飛的一款中型通用直升機的沿用名,並非正式名稱,據網友猜測,這架10噸級的中型通用直升機的原型機在中國東北某機場成功首飛。

  細說中國目前直升機裝備的窘態

  長期以來,中國在直升機的裝備上可以說一直處在一種窘迫的狀態之中。

  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最早的直升機裝備大家有印象的應該是直-5,即前蘇聯米-4的仿制型直升機,其生產的數量很大,裝備的數量也很多。可以說幾乎成為了當時中國直升機裝備的唯一主力。

  後來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後,因為直-5無法在技術上跟緊時代的腳步,同時世界範圍內的很多先進直升機又應運而生。在這樣的趨勢下,我們引進了“海豚”和“超黃蜂”直升機。在引進“海豚”直升機的同時,我們也配套引進了其完整的生產技術。直-8通用直升機的出現源於對“超黃蜂”的研仿之上。按說這兩型直升機的引進對我國直升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們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可在實際運用當中我們卻發現這兩型直升機存在著不少缺陷。因為這兩型直升機都是為了在海面環境下使用而設計出來的。

  “超黃蜂”的船型機體可以讓其在海面上降落甚至直接浮在海面之上。但是在海面環境使用直升機對剩餘功率要求不高,所以在高山高原的環境下這型直升機的動力就會不足,無法達到直升機能“上山”的要求。並且,即使在擅長的海面環境中這兩型直升機也都略有不足之處。

  “海豚”也就是後來的直-9載荷不夠,執行像反潛之類的任務存在缺陷;直-8的機體較大,稍小一點的船根本無法登艦,因此我們只得再引進了俄羅斯的卡-28直升機來解決海面環境問題。

  可要如何解決直升機能上山的問題?只能是再引進了美國的黑鷹直升機。儘管黑鷹直升機很好的解決了上山的問題,但因數量有限,而且隨著時間的拖延黑鷹的維修和零部件更換都產生了不少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引進了俄羅斯的米-17和後續型號米-171兩型直升機。

  米-17是直-8的後續型號,其本身是一個很好用的中型通用直升機,但蘇聯當初在研製的時候更偏重於陸上的使用,所以又出現了能上山不能下海的局面。而且即使上山的時候,在我國青藏高原這種極端的環境下,仍然存在著動力不足的問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的整體直升機裝備便呈現出了“萬國牌”的狀態,並且所有引進的裝備型號在適用性上都出現過問題。因此我們迫切的需要一種10噸級的中型通用直升機來解決目前的諸多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