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對於遠程導彈來說,造導彈本身並不難,難的是,怎麼建立一個靠譜的目標指示與制導體系。
“站得高,看得才遠。飛1000米高的艦載直升機,能‘看’到130公里遠的敵艦,加上100公里左右的作戰半徑,所以多數反艦導彈射程也就只有200公里出頭;9000米高的預警機,能‘看’400多公里,就可以支持‘反艦版戰斧’了。”張明說。
不過,當導彈射程超過了500公里,即使是預警機也無法讓導彈發揮出全部性能。只有把雷達天線繼續加高,於是選擇只剩下一個——衛星。
“美國發展了‘快頭船’計劃,利用雷達偵察衛星來對水面目標進行探測和搜索;蘇聯也發展了代號‘神話’的太空偵察系統為SS-N-19等遠程反艦導彈提供目標指示。”
張明透露,中國最初採用直-9C艦載直升機配備KLC-1雷達,引導距離接近200公里,為國產鷹擊-83反艦導彈的廣泛裝備打下了基礎。“進入新世紀,隨著運-8警戒機和空警-200預警機的投入使用,引導能力提升一倍,達到400公里。這有力地支持了鷹擊-62中遠程反艦導彈的發展。”
根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中國已發射了合成孔徑雷達偵察衛星、海上電子情報偵察衛星,用於實現對大範圍內海域目標的探測和偵察,同時利用高速數據鏈將相關區域內傳感器獲得的信息進行綜合和處理,可以有效地對海上目標進行監視和定位。
這樣的一套系統,一旦建成完善,無論是彈道導彈還是巡航導彈,國產超遠程反艦導彈,就將具備真正令人生畏的威懾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