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媒:中國武器更新成績大 關鍵技術仍需進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6 09:28:52


 
  《軍事平衡-2013》報告指出,為了保護本國利益,中國不僅使用持續增強的軍事力量,而且經常使用較為和平的手段,包括經濟壓力和准軍事組織。比如沒有配備武器的中國海監船,已在努力恢復南海島嶼主權方面多次使用。也就是說,中國擁有能夠展示自己意圖的工具,同時不必引發對亞太地區緊張局勢顯著升級的擔心。中國海監非常重視裝備更新,可能會在2018年底前接裝36艘船只。中國海軍退役船只傳統上也會移交給海監部門。比如2012年,中國海監接收了原本屬於海軍的2艘護衛艦和2艘輔助船只。 

  中國還在研製潛射彈道導彈。射程7500公里的“巨浪-2”應當在今年形成戰鬥力,從而大幅增強中國海軍力量。海軍現在擁有3艘094型“晉”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這一數字到2020年將增至5艘。另外還在繼續發展096型戰略導彈核潛艇和095型多用途導彈魚雷核潛艇。根據一系列報告,中國還在製造射程1500公里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早在2010年,中國台灣就有消息稱,解放軍某些部隊裝備了“東風-16”新型中程彈道導彈。 

  2012年7月,某些美國官員聲稱,中國試驗了“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它可能是中國第一種能夠摧毀美洲大陸目標的導彈。據推測,這種洲際彈道導彈將配備主動制導分導式多彈頭,從而顯著提升其使用效率。但是至今還不清楚,目前射程最遠的“東風-31A”導彈是否也使用這種分導式多彈頭。 

  中國空軍繼續發展殲-11殲擊機,特別是其突擊版殲-16。還在試驗兩架殲-20原型機,第三架原型機也於2012年10月亮相。日本對這種飛機的飛行極為不安。同樣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還在研製中型隱身殲擊機殲-21或殲-31。另外,中國還在繼續使用中型殲擊機殲-10替換老舊的戰機。 

  中國軍用運輸航空兵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從白俄羅斯引進了伊爾-76軍用運輸機。中國此前和俄羅斯的伊爾-76供應談判已經破裂,因為俄方無法保證在規定時間內組裝所需數量的飛機。專家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中俄可能簽訂升級版伊爾-76MD-90A(伊爾-476)供應合同。另外,解放軍空軍還在研製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軍用運輸機項目發展難度較大,可能會對預警機和加油機的製造產生影響。目前中國僅僅製造了5架“空警-2000”預警機,主力加油機仍舊是轟-6(蘇聯圖-16)的相應版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