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媒:中國武器更新成績大 關鍵技術仍需進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6 09:28:52


 
  中國陸軍在國防支出計劃中處於優先地位,儘管大部分資金都用在了海軍、空軍、二炮的武器裝備更新換代上。專家認為,這表明中國戰略已經顯著改變。軍隊的主要職能是守邊衛疆,武警和武裝力量職能的明確劃分也印證了這一點。陸軍主要戰役單位現在是旅而不是師,根據武器裝備的不同,作戰旅主要分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類型。 

  新技術裝備不斷列裝部隊。2010年,中國從南非購買了11輛MRAP防地雷反伏擊車和相關技術。2012年6月,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推出的新型8M步兵戰車,據稱就已經使用了南非技術。只是暫時還沒確定,這種新型步兵戰車是主要裝備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還是用於出口。特別值得關注的還有使用導線和激光引導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系統。中國同時還在發展各型步兵戰車,包括輕型步戰車。2012年開始裝備ZBD-08步戰車,它和前身ZBD-04一樣,在外形上容易讓人聯想到蘇聯和俄羅斯的BMP-1/2,儘管中國新產品擁有更加完善的裝甲防護設備和主炮。ZBD-08的底盤還用於其他類型設備的生產,包括ZBD-09輪式裝甲運兵車和ZBD-05兩栖登陸車。 

  除了落實國產武器研製項目之外,購買外國武器也在增強中國軍事實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上述中國國防工業最受關注的研發項目信息非常清楚地表明了進口的重要性。美國國防部援引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依靠國外技術,採購軍民兩用性質的關鍵部件,集中精力發展自主研發,實現了國家武裝力量的現代化。 

  儘管自2005年以來,中國開始大幅減少武器進口規模,無論是絕對指標,還是相對指標,但是中國仍在引進武器系統成品,積極發展有外方參與的國防生產項目,授權生產,以及複制再現產品的逆向工程。此外,中國還通過網絡空間偵察和情報活動刺探個別武器裝備技術,獲取相關機密資料,比如美國F-35戰機。西方專家認為,今後幾年這種趨勢很有可能還將持續下去,因為中國在關鍵技術發展方面仍有困難。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在2012年的報告中指出,中國國防工業開始生產幾種新型武器裝備,以減少對外國供應的依賴。如果說2003-2007年中國還是世界武器最大進口國的話,那麼到2008-2012年,中國已經以75億美元的進口額退居次席,進口規模下降47%。不過,中國新武器系統繼續以大量國外組件為基礎,比如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中國最大規模批量生產的殲-10和殲-11殲擊機,仍在使用俄羅斯AL-31FN發動機。這樣的實例還有很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