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日築反潛網監控中國潛艇:千里之外一找就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07 14:46:42


中國核潛艇已發展四代 與美差距縮小至20年
 
  據俄羅斯《軍火庫》雜誌披露,歷經幾十年發展,SOSUS日臻完善,其核心是數以千計的水下監聽器,逐個安置在海底傳達聲音效果最佳的位置,然後用電纜把它們串連起來。任何地方發出的聲波,只要進入這個陣列系統的範圍,都會被水下監聽裝置察覺。根據不同監聽器報警的先後順序,即可判斷聲源方位;通過測量陣列系統內的聲線分布,或在相隔一段距離的陣列間進行三角測量,則可進一步計算出陣列系統和聲源間的大致距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對SOSUS的研究報告指出,只要環境條件良好,即使相隔1.5萬公里,該系統也有能力發現噪音較大的潛艇,平均誤差約15公里;如果把探測距離縮短至幾千公里,同時將精度放寬到40公里左右,那麼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說是一找就准。

  SOSUS將觸角延伸到東亞後,立刻讓美日的搜潛能力提升了一個等級。1978年,兩艘蘇聯667型核潛艇試圖突破毗鄰日本北海道的宗穀海峽,很快被美日共同操作的SOSUS發現,美國防務系統立即產生連鎖反應,大批反潛機、艦蜂擁而至,蘇聯潛艇只得退避三舍。

  “水下巨網”撒向東亞

  時間來到21世紀,隨著中國海軍逐步走向藍水,冷戰後一度“失去假想敵”的美日水下監聽系統重新找到了對手。

  韓國《周刊朝鮮》援引美國反潛戰專家的話說,美國海軍的潛艇數量有所減少,中國水下力量則處在飛速發展中,故未來15年間,中國潛艇有可能對駐亞太的美國海軍及其日本盟友形成局部優勢。日本《世界艦船》也提到,“第一島鏈”北段的日本海水深約400米,是適宜各類潛艇活動的海域,而島鏈中段的黃海和東海平均深度只有約100米,潮汐間的落差較大,潮流較急,且存在大量暗礁和民用目標,因此只適合常規潛艇活動。兩相比較,裝備有核潛艇的中國北海艦隊,對日本海上自衛隊和駐日美軍的“威懾”更加顯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