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日築反潛網監控中國潛艇:千里之外一找就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07 14:46:42


 
  於是,美日一方面頻繁報道中國潛艇在日本周邊活動的情況,一邊對原有的SOSUS實施升級改造,相關工程在2006年前後啟動。駐防東亞的美國海軍第7艦隊根據“區域反潛”和“要點反潛”相結合的思路,重點強化日本西南島鏈一帶的水下監聽系統。升級後的系統按照海峽、島鏈和熱點海區細分為三種類別,其中的海峽探測系統主要部署在日本本土附近的宗穀、津輕、對馬和宮古海峽,探測潛航至此的可疑水下目標。

  據日本《科學》雜誌分析,新型水下監聽系統增加了兩種具有詳查功能的聲波探測器。一種固定在岸邊,用以發現並跟蹤遠距離水下目標,並將目標信息上傳給“反潛信息處理分析中心”。另一種是傳統的水下聲呐陣列,通過“合縱連橫”,與反潛平台和海洋監視衛星互聯互通。因此,該系統實際上構成了搜潛、反潛一體化的網絡,使美日在這一地區的搜潛範圍更大、反潛能力更強。升級改造後的系統,被日本媒體稱為“不休息的海底觸角”。

  另據美國“環球戰略網”報道,新一代“島鏈搜潛系統”原理與SOSUS近似,技術更複雜。目前,美日水下監聽系統已從“第一島鏈”向“第二島鏈”拓展,對他國潛艇預設陣位或未來最有可能爆發衝突的海域重點盯防。通過長期、不間斷的收集活動,過往的水面艦船和水下航行物的聲學特征被分類記錄,此後,如相同的目標再度出現,就能迅速判明其屬性,這就是所謂的“記錄 比照”式搜潛,也是外媒所稱“海底觸角”的基本工作模式。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克制此類水下監聽網的手段同樣在不斷進化。蘇聯當年對付SOSUS的辦法是用拖網漁船鈎住水下電纜,並派出特種潛艇到處轉悠,尋找聲學傳感器的位置。據說,蘇聯人經常在割斷電纜後,在外觀上將其恢復原狀,即便美方事後發覺情況有異,看起來也像是意外而非人為破壞。美方隨後祭出的應對措施,則是建立一支電纜修復船隊,加強巡邏,及時搶修,這支船隊的代號是“T-ARC”,由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指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