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播音員到洗碗員 盤點遼寧艦上的“八大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3 17:52:12


 
  補給帆纜中隊中士鄭明明——我是垃圾處理員

  在遼寧艦上,有一群每天都要與垃圾打交道的艦員,他們就是補給帆纜中隊的40餘名官兵。

  遼寧艦入列以來,試驗試航中上艦人數最多時高達3000餘人。帆纜四班鄭明明中士告訴記者,每次出海回來靠碼頭,都會有4~6台大卡車前來裝運垃圾。

  在遼寧艦,官兵們嚴格執行垃圾分類投放。不論是餐廳的3個大垃圾箱,還是各艙室的3個小垃圾桶,都分別注明“可回收”、“不可回收”、“可入海”。三種垃圾怎麼處理呢?鄭明明介紹,可回收垃圾處理最簡單,集中堆放在專用垃圾艙,靠碼頭後被大卡車運走。

  在鄭明明帶領下,我們走過如迷宮般的十幾個通道和舷梯,來到裝有焚燒爐的艙室,只見這裡管道縱橫,地上擺放著鐵鍁及幾個裝爐灰用的鐵桶。焚燒爐使用柴油點火燃燒,溫度可達近千攝氏度,除了鐵製品,其它不可回收垃圾丟進去,不久就會化為灰燼。鄭明明邊介紹,邊為我們演示了一番不可回收垃圾的處理過程。鄭明明說,他們每天要燒掉10爐左右的垃圾,大約兩三百公斤。燒完垃圾,他們還要把爐底的灰燼掏乾淨,並對爐子進行維護,以保證焚燒爐始終處於良好狀態。一個班次下來,高溫、灰塵,常常把他們弄得頭昏腦漲、灰頭土臉。

  與甲板上身著“起飛”馬甲,瀟灑地做著“航母STYLE”的動作,目送殲-15戰機衝上藍天的官兵相比,你們每天與垃圾打交道,不覺得自己委屈嗎?在採訪結束時,我們給鄭明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鄭認真地說,一點也不,遼寧艦上的每一項工作,都有意義。垃圾處理工作雖談不上多偉大,但絕對也是不可或缺的。另外,我們把可回收垃圾賣給廢品收購站的很大一部分收入,進行捐資助學,如今已資助了15名貧困中小學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