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炮兵計算器不適應高原 誤差達千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2 17:09:07


  中評社香港8月22日電/8月20日下午,青藏高原深腹。隨著團長桂曉明一聲令下,18門某重型牽引火炮組成的炮兵群以排山倒海之勢,瞬間將12公里外隱藏於群山之後的靶區化為火海——這是解放軍重炮首次在海拔4700米的雪域高原實現了首群覆蓋。

  首群覆蓋,在海拔3000米以下地區不算高難科目,但在4700米的雪域高原卻難度不小。由於沒有現成射表,所有射擊參數需官兵現場總結、摸索。

  火炮的射擊精准度,受炮陣地海拔、風速、氣溫、氣壓以及炮彈藥溫等多種因素決定。通常,作為炮兵的“耳目”,處於前沿觀察所的計算兵,只需將上述參數輸入到巴掌大的火炮諸元計算器里,迅即會生成火炮的射角和射程。爾後,將數據提供給炮兵陣地,就可實施打擊。

  但這個計算器的適用範圍,也就是火炮生產廠家提供的射表,僅適於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區。這次的首發試射,根據廠家提供的射表,炮兵營打出的第一枚炮彈竟飛偏了近千米的距離。

  為了消除誤差,桂團長安排兩組偵察兵持炮兵方向盤,分別在前沿觀察所和其右側山頭同時捕捉彈著點。第二枚炮彈落地不到5秒,偵察兵們就分別精准測算出了彈著點。經過一番比對和計算,就推算出了了誤差。

  據此,計算兵很快修正了火炮的表尺和方向,射擊精度隨之大幅提高。上午,首次在高原實彈射擊的炮兵營,當即創下了輝煌戰績:58發炮彈,55發優秀,3發合格。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