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異國親歷戰火直面死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9 16:11:52


 
  在異國親歷戰火直面死亡

  自然條件和物質條件的艱苦只是“前菜”,真正難啃的“骨頭”還是任務本身。

  聯合國軍事觀察員通常停留在戰地,負責核查武器、監測停火、監督停戰協定、預防孤立事件升級並協助聯合國在該區域的其他維和行動。我國目前有近900名維和軍事人員在聯合國8個任務區執行維和任務,其中就包括60多名軍事觀察員。

  南蘇丹首都朱巴持槍搶劫事件不斷,原則上天黑以後不得外出。“但是,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必須經常夜間外出。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實時通報同事並保持聯絡暢通。”呂瑞告訴記者,他曾有多次“直面死亡”的經歷。在一次政府軍和叛軍的武裝衝突中,三個聯合國軍事人員被困在了基地外面,躲在一個矮墻跺處,隨時有可能被流彈擊中。呂瑞等幾人駕車穿越槍林彈雨衝向這三人,將他們拉上車之後又火速送到安全地帶。“當時只聽見子彈在耳邊嗖嗖飛過,在車裡只能貓著身子、埋下頭‘賭’自己有個好運氣,真正是九死一生。”

  聯合國西撒哈拉任務區位於非洲西北部,曾是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撤出後因衝突各方對該地區領土爭奪引發爭端,1991年正式停火,目前還有10萬名左右難民滯留在阿爾及利亞境內的難民營中。任務區很大,總面積相當於四川省的一半,擔任軍事觀察員的一年間,丁盛一共在沙漠戈壁中執行了200多次空中、地面偵查巡邏任務,每天巡邏路線長達幾百公里,最長路線達400多公里。“執行標注未爆炸物任務時,需負重20多斤設備,5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很快就會渾身濕透,每天回到駐地都是身心俱疲。”

  在這種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丁盛還要通過嚴峻考驗。任務區實行導師帶教制,新觀察員要在導師幫助下用7周左右時間掌握執行任務中的通信聯絡、沙地駕駛、地雷防護、緊急救援等技能。學習結束後,老隊員會為新隊員開“shooting party”,多人“車輪陣”式就任務區相關情況連珠炮般發問,沒能經受住問題“掃射”的“菜鳥”觀察員就可能被無情遣返。“咱不能給中國人丟臉!”經過努力,丁盛比預定時間還要提前通過一系列考核,並在兩周後成為新觀察員的導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