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異國親歷戰火直面死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09 16:11:52


 
  每位軍人代表的是本國形象

  在異國他鄉,祖國的強大是所有游子最好的心理慰藉;而每個個體的努力,又為祖國增光。

  執行任務時的一個細節,賀嶺峰仍然歷歷在目:艦隊行駛至斯里蘭卡靠泊,一位80多歲的華僑老太太顫顫巍巍地爬上我國一艘排水量3萬多噸的登陸艦,撫摸著威武的主炮,眼淚無聲地流了下來。“這一幕讓我特別感慨。強大的軍事力量是我們的華僑、海外公司的堅實後盾和保障,海軍作為‘移動國土’,正是這種安全感的重要來源。”

  參加亞丁灣護航任務的都是我國現役先進戰艦。有人認為,用精銳戰艦護航是“殺雞用牛刀”。事實上,護航的意義不僅在打擊海盜,更在於力量宣示。軍事心理學教研室教授李川雲說:“這是向世界宣告中國有能力保障中國船只和船員的安全,有能力保障中國在海外的利益,並顯示中國海軍有遠洋防衛、接受各種挑戰的能力。”

  在海外執行任務的中國軍人們也特別注意不給祖國“丟臉”。“大家都在暗中較勁,每個軍人代表的都是本國形象。”呂瑞告訴記者,因天氣太熱,曾有一名中國軍醫多次著裝不整齊,他毫不客氣地要求改正,終將對方說服。

  幾位教授都告訴記者,在海外執行軍事任務的經歷對他們的教學工作有很大幫助。“親歷戰爭、親歷複雜的國際政治,讓我們對和平、發展、戰爭的認識更加深入,有利於我們在教學上向實戰化進一步靠攏。”一個細節讓呂瑞很受觸動:某國軍人在執行任務期間受傷,他們的長官說“這是他的職責所在”,將部下受傷視作再正常不過的事。“對比我國,經歷了長時間的和平期,在心理上是否時刻做好了戰爭的準備?這點需要在軍事教學中加以體現。”目前,南政院上海校區正利用軍事心理學這一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優勢,構建“心理適應性訓練”、“團體戰鬥力訓練”等系列心理訓練體系,將“戰意”和“軍味”進一步融入教學。

  採訪的最後,丁盛告訴記者,不少外國同事對學漢語有著濃烈興趣,這讓他感到很自豪。“我帶了很多印有京劇臉譜的筷子用以贈送,進入任務區後不到一周就被人搶光了。一個埃及觀察員休假回來告訴我,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給家人演示筷子用法。身處異國他鄉,更能真切感受到強大的祖國是每個中國人的依靠,是我們每個觀察員最醒目的名片。作為一名中國軍人,我感到很驕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