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京報:中國男子網球職業路陷入“惡循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01 12:25:55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北京青年報報道,澳網亞太區外卡賽及青少年外卡資格賽昨天在深圳落幕。羅湖體育中心會聚了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14歲到25歲的眾多網球新銳,希望從這裡登上大滿貫的金字塔尖。但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這些仍處在金字塔基的選手登頂之路越來越窄。這條路不僅淘汰率高,更缺乏足夠的支持,讓中國男子網球選手陷入缺成績、缺關注、缺贊助的惡性循環。

  男網塔基漸萎縮

  在中國,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是在李娜的鼓舞下將孩子送入網球興趣班。但業餘網球熱的同時,不少體育地方隊卻出現了男子職業網球隊伍萎縮的現象。

  歷經3小時3盤苦鬥、搶救4個冠軍點、搶七擊敗日本對手後,15歲的杭州少年吳易昺第一次拿到大滿貫青少賽的入場券,為所屬的浙江隊爭得榮譽。浙江隊的成績堪稱高效,因為他們的男子一隊只有吳易昺與何葉衝二人。“像1994、1995年齡段有幾個隊員就不走職業路了,改上學去了。”吳媽媽說。

  浙江隊不是個例。吳易昺的雙打搭檔、17歲的江西隊選手吳昊說,他在隊裡連練球的隊友都沒有。“像我這麼大的,就我一個了,20歲的一批全部退役了,我只能和兩個大點的女選手一起練球。”

  上學還是打球,這是個問題

  上學還是繼續職業之路,這是20歲上下的中國男網選手難以取舍也難以兼顧的兩個方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