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媒:中國JZY01艦載版預警機僅是驗證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04 09:20:43


 
  “空警-1”在試飛期間總共飛行數百小時,最後證明機載雷達能夠發現距離在300-350千米處的轟-6(圖-16)型轟炸機目標,250千米以內的運輸機目標。在一次試驗中,還發現了300千米處的水面目標。但是由於當時中國在電子元器件領域較為落後,無法製造出在雷達設備可靠性,機組人員超高頻照射防護性方面令人滿意的,確實有效的國產預警機。 

  80年代末中國再次研究製造國產預警機,這次從開始研發到實踐落實成有戰鬥力的雷達樣品,用了15年多的時間。預警機研製工作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合肥38所負責。1998年主要執行遠程雷達探測任務的海上巡邏機運-8J(AEW)完成首飛。它在量產型運-8C運輸機基礎上研製而成,主要區別是在機艏安裝雷達整流罩。中國消息源指出,它主要用於監督海情,能同時跟蹤32個海上水面目標,甚至包括潛艇潛望鏡在內,而且還能探測空中目標,引導殲擊機攻擊目標。 

  運-8J機載雷達以英國“空中霸王”雷達為基礎。英國Racal公司曾向中國出口了6-8架該型雷達系統,合同金額約為6600萬美元。“空中霸王”脈衝多普勒雷達,在下半球掃描狀態下,對自身面積為5平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為85千米,在上半球掃描狀態下的探測距離為110千米,對水面目標的探測距離為230千米。據悉,中國總共使用了4架運-8J飛機。顯然,它只是解放軍海軍的臨時過渡方案。 

  由於製造真正符合要求的全套預警機設備的難度較大,以及缺少實踐經驗和合適平台,中國領導人為了保險起見,決定引進外國研製人員參與,與俄羅斯和以色列進行三方談判,於1997年簽訂了聯合研發、建造並向中國供應預警機的合同。規定由俄羅斯塔甘羅戈市別裡耶夫航空科技生產聯合體改裝量產型A-50預警機,交由以色列安裝以EL/M-205“費爾康”雷達為主的雷達技術系統,最後交給中國用戶。這種新型無線電技術系統主要用於探測敵方飛行器,控制指定空域,指揮已方作戰飛機。而且還要配備無線電偵察設備,保證能在戰區攔截無線電通話,監視電子環境。這種電子系統的基礎是以色列埃爾塔公司研製的EL/M-205多功能脈衝多普勒雷達,它由3個有源相控天線陣組成,在機身上部構成三角形,使用直徑11.5米(大於E-3和A-50)的固定式蘑菇狀天線整流罩。研製方認為,這種分米波雷達的載波相當低,加上計算設備較高的快速運算和專用降噪設備的使用,具有保證發現巡航導彈和隱身飛機的潛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