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攪局南海連外媒都看不下去 力挺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5 12:14:14


 
  對南海的戰略尤為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雖然中國在南海的人造島並不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但美國卻在南海花費巨資投入不必要的糾葛中。

  美國之音電台網站近日報道稱,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上周在國會作證時還在強調,“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的政策幫助該地區走上了更為積極的軌道”。這位高級外交官表示,美國正在確保軍力的絕對優勢以對抗中國在南海的軍備擴張,而且“這種優勢不會很快受到挑戰”。

  這也恰好說明了一件事,即美國在南海不斷地“煽風點火”不過是為自己“重返亞太”的戰略服務罷了。

  冷戰結束後,美國政府在南海問題上本來一直秉持“不介入”方針。但在奧巴馬政府上台後,時任國務卿希拉里於2010年7月在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上高調談論南海的“航行自由”,稱其中涉及美國“國家利益”。由此,南海島礁爭端與“航行自由”就成為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總也出不膩的牌。

  事實上,美國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是美國自己設立的標準,其實是對其他沿海主權國家安全的嚴重挑釁。與1996年就批准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中國不同,美國至今未加入該公約。1983年里根總統在解釋“美國海洋政策”時就表示,美國將遵守公約中其他國家的通航權和飛越領空權,只要這些國家尊重國際法賦予美國的權利和自由。“美國希望根據這一海洋政策在全世界行使通航權和飛越領空權而不承認限制這些權利的單方面措施。”德國柏林科學和政治基金會雜誌刊文稱。

  目前南海局勢緊張,美國用“航行自由”為其介入南海問題尋找“法律支撐”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日本外交學者網站刊文稱,儘管美國官員一再聲稱他們有權保護南海的“航行自由”,但過去幾十年來,南海的民事和商業航行自由實際上從未受到過中國軍隊的刻意阻撓。可能受到限制的其實是美國在南海的軍事“航行自由”。但這一點卻被美國混淆,美國不斷指責中國對“航行自由”構成想象中的威脅,從而為自己在南海的軍事行動爭取國際支持。

  “亞太地區的矛盾升級是美國政策使然。”俄羅斯《獨立報》刊文稱,美國的目的是要建立不斷擾亂地區國家的策源地,為五角大樓額外申請數十億美元的軍事預算以及進一步加強本國海軍建設提供合理的借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