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軍新一輪指揮體制改革大幕將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0 09:59:00


 
  這次改革,美軍希望通過強化參聯會特別是參聯會主席的職權,提升戰略層次的需求整合和統籌協調能力。在美軍現行指揮鏈中,總統和國防部長只負責決策“打不打”“何時打”,至於“如何打”則主要由戰區司令決定。作為總統和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參聯會主席沒有作戰指揮權,主要負責擬制軍隊建設長遠規劃、開發聯合條令、制定聯合教育訓練政策等。

  此次擴權,將賦予參聯會主席三大權力。一是對美軍全球防務態勢的知情權。二是對美軍當前軍事行動的建議權,這意味著今後各戰區不僅需要向參聯會匯報情況,其作戰計劃也將接受參聯會的審查,聽取參聯會主席的意見。三是對美軍全球作戰資源的日常調配權,在這一點上美國國防部和國會已基本達成共識。雖然仍不在指揮鏈中,但擴權後的參聯會尤其是參聯會主席將成為影響美軍指揮鏈的“隱形之手”。

  為增強參聯會主席的獨立性及其建議的客觀性,美國國會還要求將參聯會主席的法定任期從2年延長至4年。因為在2年任期制下,為謀求連任,參聯會主席需要尋求總統和國防部長的支持,其獨立性容易受到影響。之所以看重參聯會主席的獨立性,有著很深的歷史原因。上世紀80年代初,在國會醞釀《戈德華特-尼科爾斯法》過程中,時任防長凱斯帕·溫伯格對新法案明確表示反對,美國海軍甚至成了一個專門抵制新法案的“作戰室”,而時任參聯會主席大衛·瓊斯卻勇敢地表示支持改革,對新法案的出台發揮了積極作用。

  精簡頂層機構,提高指揮決策效率

  過去幾年,美軍對現役部隊進行了大幅壓縮,但是包括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廳、聯合參謀部、戰區司令部參謀機構在內的頂層指揮機構卻在逆勢膨脹。據統計,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廳的運行編制超過5000人,聯合參謀部接近4000人,9大作戰司令部超過3.8萬人,這顯然與《戈德華特-尼科爾斯法》試圖建立精幹型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的初衷背道而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