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裁軍三十萬的背後:軍改重在精兵制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0 10:43:18


 
  “精”要求作戰能力加速升級。精不僅是體制的優化、力量的調整,更為重要和內在的是作戰能力的躍升。2008年俄格戰爭中,俄軍快速反應能力低,大規模機動能力弱,近在咫尺的第58集團軍不能迅速機動到衝突地區,嚴重影響作戰效果。以色列面積僅有2萬平方公里、人口800多萬,長期戰爭環境促使他們致力於打造一支反應快速靈敏、完成多樣化任務、具備極強進攻性的國防軍,在一系列戰爭和軍事行動中以強大戰力取得驕人戰績,成為中東地區不可小覷的軍事強國。軍隊精不精,能力來支撐。我們強調精兵作戰、精兵制勝,很重要的是軍隊關鍵作戰能力要實現大幅躍升,形成讓敵人聞風喪膽的王牌。

  這次改革在推進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上有哪些新舉措

  這次改革,以結構優化主導規模調整,以力量體系“強身”促“瘦身”,向結構功能要制勝力,向現代管理要高效益,實現由“大塊頭”到“有內涵”的轉變。

  按照精幹的原則壓縮規模。這次改革,致力於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裁減軍隊員額30萬。從軍委機關到戰區、軍種各級機關,無論是單位等級、內設機構還是人員編配,都堅持從嚴從緊控制。特別是軍委機關由總部制調整為多部門制,普遍降低機構等級,大量壓縮機構數量和人員編制員額,大幅減少直屬單位,精簡力度很大,下一步還要區分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整合和精簡,為全軍調整改革帶了好頭。

  按照高效的原則調整結構。軍事競爭中,結構科學是重要的優勢,結構落後是致命的缺陷。資料表明,美軍從冷戰結束時的200多萬壓減到目前的130萬,俄軍從蘇聯解體時的282萬壓減到目前的100萬,但美、俄軍的網絡、無人、特戰等新型作戰力量卻在不斷增強。我軍軍兵種比例、官兵比例、部隊和機關比例、部隊和院校比例不夠合理,非戰鬥機構和人員偏多、作戰部隊不充實,老舊裝備數量多、新型作戰力量少等問題比較突出。這次改革,通過調整改善軍種比例,優化軍種力量結構,特別是加大壓減老舊裝備部隊力度,為發展新型作戰力量“騰籠換鳥”,同時根據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戰任務改革部隊編成,推動部隊編成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這樣調結構,就是向著矛盾問題動刀子,既利“器”又改“制”,從結構功能入手實現重塑再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