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量產殲20機頭細節高清照曝光 如此複雜精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7 11:08:37


  量產殲20機頭特寫照曝光,能從細節上看到戰機是一種多麼複雜的裝備。量產型殲20戰機經過機頭修形達到了更好的升力系數。如果撇開發動機不說,那麼殲20飛行性能的高低就完全取決於其氣動布局,在這方面其比美俄四代機究竟如何呢?

  四代機怎麼設計?簡言之就是在隱身的大前提下,升力盡可能大,阻力盡可能小,同時還要有過失速機動能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超機動性”)。無論美國的F-22還是俄羅斯的T-50抑或是我國的殲20都是依此原則來進行設計,但各家走的路又不盡相同。

  隱身在這裡就不說了。四代機要超聲速阻力盡可能小(因為超聲速巡航),同時亞跨聲速升阻比要高(直接決定最大航程,三代機還可掛載副油箱彌補但四代機行不通),低速最大升力特性還要好。

  簡言之,無論是低速、亞跨聲速還是超聲速,都要有足夠高的升力,但其實這三者之間又存在內在矛盾。而除此之外,四代機還要有過失速機動能力。

  F-22的解決方法很簡單,大推力發動機+矢量噴口就解決了上述所有問題。磕磕絆絆的T-50究竟如何解決,解決得如何現在還不好說。那發動機暫時不那麼給力的殲20又怎樣解決呢?

  如今的殲20顯然同時擁有鴨翼與邊條翼,這說明成都所最終實現了>3的效果。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與三代機相比,就好像是從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二次)到三元三次方程的跳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