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火箭軍研制一“神器”能實現沒裝備也能訓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1 17:52:29


 
  長劍倚天,烽火在望。今天,他們在創新實踐的道路上步履匆匆;明天,創新成果必將在戰場上大展雄風。(李永飛 高明俊)

  求解創新“貢獻率”

  讓創新之果落地生根,何處為“地”,如何生“根”?火箭軍某導彈旅官兵說得好:“地”就是未來戰場,“根”就是戰鬥力!

  關於這一點,習主席有更為深刻的洞察:要充分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培育戰鬥力新的增長點,提高創新對戰鬥力增長的貢獻率。

  創新“貢獻率”連著成果“轉化率”。一支部隊群衆性創新活動效果好不好,首先要看他們的創新成果轉化率高不高。只有打通成果轉化這“最後一公里”,創新活動才不會開“虛花”、結“歪果”。

  放眼現實,創新“貢獻率”仍然是橫亘在我們面前的一道亟待求解的方程式。一些單位往往在立項之初熱情高漲,攻關全程也能一路扶持,但往往在成果出籠之後鮮有下文。成果究竟對戰鬥力提高有沒有用?具不具備推廣價值?諸如此類的問號,遠非基層官兵自身所能解答,實則是各級黨委、領導之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各級黨委、領導對於群衆性創新活動,既要經常問“耕耘”,更要經常問“收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