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敏感時刻遼寧艦或赴南海 專家:回應外國挑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25 11:01:29


 
  作為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任何一次亮相都會被外界放到放大鏡下仔細研究,認真分析。首次亮相的航母編隊開展遠海訓練引起中外輿論關注。一方面是對航母入列之後科研訓練進展的關注,一方面是航母赴南海海域的時機引發的各方猜測。2013年11月23日我國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國際輿論據此分析認為,這是中國軍方對外進行威懾。

  無獨有偶的是,此次航母選擇進行跨海區科研實驗的時機也提供給外界充分想象空間。15日,美國率先單方面炒作中國軍艦在南海海域捕獲無人潛航器,雖然事件在20日中午隨著潛航器移交工作的進行告以段落。但是,西方國際輿論認為此舉表明中國有意宣示其在南中國海的強勢存在和管轄權。同時在美國領導人更替之際,展示出強硬態度,警告美國小心行事,而中美在南海的摩擦也進一步升級。

  顯然,中國軍方並不準備給外界這樣的形象。所以此次官方消息並未像第一次那樣正式發布。這種處理被認為是刻意低調,不想引發外界炒作。但同時也證明中國軍方的年度計劃並未收到中美潛航器事件的影響而正常進行,態度堅決。

  就是在這種時局中,遼寧艦赴南海海域進行科研訓練活動。對於因此可能引發的輿論關切,航母專家李傑對記者介紹,“某種程度是對相關國家挑釁行為的一種暗示。在潛航器事件中,中國展示了友好的行動將潛航器歸回美國,但這並不是中國膽怯或表示服軟。”

  “航母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海軍實力的象徵,體現的是威懾力。毋庸置疑,遼寧艦赴南海開展訓練活動,展示了中國有決心有能力維護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不受侵犯。”李傑說。“作為綜合立體現代化的海上作戰和保衛力量,航母能體系化地應對各種問題,如果其它國家膽敢動用武力,無論是水下、水面還是空中力量,中國都能有力量應對。”

  毫無意外的,遼寧艦在此刻赴南海勢必會引發新一輪的中國軍事力量南海炒作話題。近一段時間,南海,中國軍事力量存在再次成為持續性的熱點話題。首先是12月8日,美國媒體報道中國轟-6轟炸機於特朗普和蔡英文通話之後沿著南海“九段線”進行飛行,被解讀為中方對特朗普發表涉華言論的警告。隨後,美國智庫12月13日發布的報告稱,中國在南海島礁上部署了防空和反導系統,鼓吹中國導致南海軍事化。在20日潛航器移交工作結束之後,美國國防部就此事發表的聲明堅稱,中國捕獲美軍潛航器屬於“非法”,美國已經通過相關外交和軍事渠道向中方闡明了事件的真相,要求中國當局遵守國際法,停止阻撓美國的合法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