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美學者對比中美“大國海軍”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8-05-01 09:34:24


 
  文章稱,奧巴馬把日本的現有的設施與蘇比克灣、達爾文和新加坡的海軍基地的使用權相結合,重建了美國在亞洲瀕海地區的軍事飛地鏈條。為充分利用這些設施,五角大樓開始計劃“到2020年在太平洋地區對自己的60%的海軍力量實施前沿部署”,並啟動了第一次在南中國海的定期“航行自由”巡邏,作為對中國海軍的挑戰,甚至派遣全副武裝的航母打擊群進入該海域。

  然而,特朗普總統在就職後卻立即廢除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由於在大中東地區的無休止的“反恐戰爭”的繼續,所以海軍力量向太平洋地區的轉移速度放緩。更廣泛而言,特朗普政府單邊主義的、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損害了與支撐美國太平洋防線的四個盟國即日本、韓國、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的關係。

  文章認為,正如白宮最近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所反映,白宮看來沒有能力把握歐亞大陸的地緣戰略重要性,或者制定部署其不斷擴充的軍事力量來遏制中國崛起的有效計劃。

  文章稱,特朗普政府新的7000億美元防務預算將撥款到2023年為止為美國海軍建造46艘新艦艇(總數為326艘)。但正如白宮最近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所反映,白宮看來沒有能力把握歐亞大陸的地緣戰略重要性,或者制定部署其不斷擴充的軍事力量來遏制中國崛起的有效計劃。行政當局在宣布奧巴馬的“亞洲支點”戰略壽終正寢之後,卻提出了自己的建立在四個被認為類似的民主國家——澳大利亞、印度、日本和美國——組成的無效聯盟基礎上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

  文章稱,雖然特朗普跌跌撞撞地頻頻陷入一場又一場外交政策危機,但他的海軍將領們銘記馬漢的戰略格言,因而敏銳地意識到美國維持帝國實力所需的地緣政治條件,一直明確表示自己在維護美國實力方面的決心。

  文章介紹,事實上,中國海軍的擴軍以及俄羅斯潛艇艦隊方面的進展,使得美國海軍實現了根本性的戰略轉變,從針對伊朗等地區強國的有限作戰轉變到全面的戰備狀態,以“重新參與大國競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