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韓美導彈指南終止,韓導彈發展將放飛自我?
http://www.CRNTT.com   2021-05-27 10:20:47


 
  筆者認為,對於韓國來說,終止《韓美導彈指南》具有政治意義,也有很大的軍事意義。其政治意義和收回戰時指揮權一樣,即作為一個有獨立主權的國家,彈道導彈發展卻要“仰仗美國人的鼻息”,這意味著國家主權的不獨立和不完整,這是韓國人心中的一個“痛”,在此時終止這一指南還可以成為文在寅的政績。軍事意義是徹底擺脫美國對韓國發展彈道導彈的限制,可以根據國家需要發展任何一種彈道導彈,也包括中遠程彈道導彈甚至洲際導彈。

  韓國能在每一次修訂導彈指南之後快速發展出相應的彈道導彈,這說明韓國也一直在進行相關的技術儲備。這些技術儲備的來源包括發展探空火箭、運載火箭等。這是很多國家慣用的方式,比如日本就研製了多種固體運載火箭,導彈專家認為日本可以短時間內研製出固體洲際導彈。

  彈道導彈與運載火箭之間的關係無需贅言。韓國研製的第一種運載火箭是“羅老”號,該火箭有100多千克的運載能力。“羅老”號火箭分別在2009年、2010年和2013年進行了三次發射,但前兩次發射以失敗告終,第三次發射獲得成功,韓國成為世界上第十一個使用自主發射火箭把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

  目前,韓國正在積極研製KSLV-2火箭,計劃在今年10月進行首飛。該火箭是韓國研製的第一種三級運載火箭,採用了本國研製的75噸級火箭發動機。與兩級火箭“羅老”號(KSLV-1)不同。KSLV-2火箭長46.5米,重達200噸,與“羅老”號(長33米、重142噸)相比更長、更重。一級火箭的推力將達到300噸,最大運載能力1.5噸,遠大於“羅老”號。

  這些火箭技術的突破都可以服務於發展中遠程彈道導彈或洲際導彈,至於是否上馬研製就要看韓國的決心。如果韓國未來上馬研製這些導彈,勢必對地區局勢和軍力平衡產生重大的影響,不僅會引發周邊國家強烈反應,連美國都可能出手制止,因此很難做到“放飛自我”。即使這樣,但韓國也有自己的考慮:可以不研製,但必須有相關的技術儲備,未雨綢繆。

  美國同意終止導彈指南也有很多戰略考量:其一是拉攏韓國,將終止這一指南作為籌碼讓韓國放棄戰略模糊政策,更多偏向美國,這也符合拜登政府通過聯盟力量一起向中國施壓的策略,從此次韓美聯合聲明首提台海和南海可以看出,韓國也做了一定的妥協;其二是增強韓國導彈實力,降低美軍在對抗中的成本,因為美國目前還沒裝備陸基中程導彈,新研製的陸基中程導彈進入韓國難度也非常大,讓韓國這個盟國擁有這些導彈,也就增強了韓美聯盟在這一領域的實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