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韓國首枚自研火箭發射失敗的三大疑問
http://www.CRNTT.com   2021-10-22 10:29:20


 
  疑問三:能否轉化為遠程投送能力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多位專家表示,運載火箭的研製能力某種程度上對於軍事上的投送能力是有一定幫助的。對於這一點,韓國媒體自己也不諱言。韓聯社9月在報道韓國運載火箭固體燃料發動機點火試驗成功時表示:“韓美領導人今年5月商定終止韓美導彈指南,解除對韓國導彈最大射程和彈頭重量的限制,韓國由此掌握導彈研發自主權。分析認為,鑒於利用使用固體燃料發動機的分段式火箭可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從理論上講,韓國還可以研發洲際導彈。”

  張學峰介紹,很多大國早期的運載火箭是在洲際彈道導彈或遠程彈道導彈的基礎上,通過減小載荷質量,增加一級發動機或增加發動機工作時間、推力研製的,兩者之間有非常大的相似性。但隨著技術發展,彈道導彈和運載火箭走了不同的技術路徑,兩者之間也不能簡單等同。特別是民用的運載火箭向軍用的彈道導彈改,需要很多性能上的提高。

  當然,兩者總是會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有些技術上也是相通的,比如控制技術、結構設計等。特別是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運載火箭,相似性就更大一些。

  一位不具名中國專家21日對記者表示,從純火箭技術角度來講,“世界”號火箭規模有限、運載能力不算大,相關動力、結構性能一般。不過,200噸的規模參數若轉化為遠程投送能力的武器應該射程不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