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結構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4-02 07:50:00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中國結構轉型趨勢相適應的中長期發展戰略,需要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發展的相互促進、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的相互融合。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作為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經濟大國,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通過結構轉型充分釋放14億多人潛在的增長動力和發展活力,以結構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結構轉型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以結構性改革釋放轉型新動力
  
  經濟日報發表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文章表示,經濟轉型的本質,是通過結構調整和制度變革,實現結構再平衡和結構升級。結構轉型既是發展問題,也是改革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結構轉型。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具有自身的突出特點。一方面,中國14億多人口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重要變化,另一方面,全球經濟格局變化深刻影響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外部環境。未來10年左右,中國產業結構、消費結構、科技結構、城鄉結構、貿易結構都至少有10個至15個百分點的升級空間,蘊藏著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力。以消費結構為例,預計到2025年,服務型消費占比有望從2021年的44.2%提升到50%左右,帶來10萬億元左右的新增消費市場,形成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在新發展階段,要穩步推進產業結構、消費結構等方面的轉型升級,以結構轉型贏得高質量發展的主動。
  
  作為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有巨大空間,同時面臨的問題非常複雜、任務也非常艱巨。這既有發展不平衡帶來的結構性失衡,也有體制性摩擦帶來的結構性失衡。解決結構性矛盾與問題,既需要結構性政策調整,更需要結構性改革的突破;既要以穩定經濟增長為主要目標推進結構性政策調整,推動形成更具彈性的經濟轉型政策和社會發展政策,也要推進與結構轉型相適應的結構性改革。
  
  從當前情況看,推進結構轉型,需要不斷破解政策與體制、體制與體制、短期與中長期等方面的結構性矛盾;需要不斷化解需求與供給、工業與服務業、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等結構性問題。從實踐看,結構轉型需要穩定並增強發展預期、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些都直接依賴於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從結構轉型的具體任務來看,適應產業結構、消費結構轉型趨勢,要以服務領域為重點,著力打破市場壟斷和行政壟斷,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並實現消費與供給的良性循環;適應科技結構升級趨勢,要深化科教體制、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完善企業投入基礎研發的體制機制,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釋放科技創新潛力;適應城鄉結構轉型趨勢,要推進公共資源與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體制改革,加快完善城鄉基礎設施;等等。
  
  14億多人口大國的結構轉型,既是中國發展的重大機遇,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大利好。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國內國際的雙重意義,在推動自身轉型發展的同時,也將促進全球經濟的復甦和增長,為全球經濟轉型發展和治理變革注入新活力,促進形成更加穩定、多元、平衡、包容的世界經濟格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