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推動防務調整
此輪防務調整,既反映了歐洲國家對當前國際安全形勢和地區戰略環境的焦慮,也體現了其對未來軍事潮流變遷的認知。
俄烏衝突的外溢和漣漪效應,使歐洲對重振防務的需求和關切程度迅速提升。作為這場衝突明顯的“淨損失方”,歐洲意識到自身防務力量不足的致命弱點,更清楚看到缺乏戰略自主、對美國亦步亦趨的嚴重後果。因而,歐洲各國一改冷戰後精簡軍隊規模、收束國防開支的常態,將提升防務能力作為國家戰略的重中之重;部分歐洲國家希望進一步推進歐洲防務一體化,甚至明確提出要建立“歐洲防務聯盟”。
美國作為歐洲事務的重要外部介入者,誘壓歐洲各國按照其意願塑造歐洲防務格局。2022年,美國和北約分別發布最新版《國防戰略》和《戰略概念》,要求歐盟優化與北約的軍事契合度,並建立多支機動性強的部隊,可在緊急情況下迅速部署和派遣。在美國阻撓下,歐盟始終沒有建立自己有效的指揮體系,其快反部隊“有形式無規模”,只能充當“北約的歐洲支柱”,被動服從美國的全球戰略安排。
全球軍事變革潮流倒逼歐洲針對作戰環境變化、技術迭代等挑戰作出調整。2023年11月,歐洲防務局發布研究報告,詳細列舉6個未來軍事主要發展方向和9種影響未來軍事能力的新興顛覆性技術,指出歐洲在數字技術領域以及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存在弱項,呼籲各國與時俱進重組防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