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捍衛中國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1-20 17:47:50


李兵教授主持《捍衛中國》講座。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習近平國防與軍隊建設思想研究專家李兵解讀總體國家安全觀:

  201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習近平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涵是什麼?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該如何實踐總體國家安全觀?

  泉州晚報報道,2015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習近平國防與軍隊建設思想研究專家李兵來我市做《捍衛中國》專題講座,詳細解讀總體國家安全觀。李兵從基本內容、基本特征、理論意義、時代背景和實踐要求五大方面對國家安全觀進行了詳細解讀,從微觀到宏觀,從理論到實例,從古至今,引經據典,深刻闡釋了國防建設的重要性。他詳細闡述了我國國家安全的現狀,並提出了實現中國偉大復興的國家安全戰略指南。

  提出背景 外有敵對 內有隱憂

  習近平指出,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豐富,基本內容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核安全。李兵認為,總體國家安全觀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國家安全思想,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安全觀的最新成果,是支撐中國和平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系統、開放的中國國家安全理論體系體現了辯證統一、統籌兼顧的原則以及統籌應對多種國家安全風險和社會安定挑戰的基本遵循,與世界安全體系是接軌的。

  系統、開放的中國國家安全理論體系決定了其具有政治性、時代性、全局性、內斂性、統領性、長遠性、綜合性、傳統性、服務性、全球性的基本特性。政治性表現為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國家主權領土不能分割。說其具有時代性,是因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

  從國內發展來看,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需要總體國家安全觀。儘管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上升,但隨之而來的腐敗問題對國家安全構成了最大威脅。回顧唐宋明清的衰敗,不難發現腐敗終將蠶食一個曾經輝煌鼎盛的朝代。當前,中國國內的腐敗已滲透到醫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問題的嚴重性值得警惕。此外,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入凸顯期,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活動猖獗,敵對勢力的滲透與顛覆活動加劇,群體性事件增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