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日,美國財政部長傑克·盧(中)向參議院金融委員會就債務上限問題接受質詢時,神情沮喪。(法新社) |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美國《時代》周刊10月15日載文《中國難下美國財政部的船》,摘要如下:
中國這些天對於華盛頓的僵局一定憂心忡忡。手持1.3萬億美元美國國庫券的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外國持有者。
如果美國國會不能在17日之前提高政府借款上限,那麼,華盛頓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償付債券,這或許會導致違約行為。這將導致國庫券貶值,中國的財富將大大縮水。
在中國經濟改革之初,政府採取的促進增長與出口的政策,同時也使中國對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國債產生依賴。這些政策製造了巨大的經常賬戶盈餘和龐大的外匯儲備,這讓北京除了對美國投資之外,別無選擇。
中國的政策總體上是“鼓勵出口、限制進口”,並通過控制其貨幣價值以促進出口。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在利率管理上鼓勵投資,不提倡儲蓄,抑制國內消費。
中國在這些年裡積累的經常賬戶盈餘,導致了龐大的外匯儲備——最新統計數字是3.66萬億美元。
在很多人看來,這顯示了中國的經濟實力,但同時,它也是一個金融負擔。中國在管理這些巨大的儲備時,沒有太多選擇,他們只能購買美國國債。美國政府債券市場是一個深化、流動和可靠的市場,是存放所有這些美元的最佳(可能也是唯一的)選擇。然而,該政策有其局限性。拋售美元會導致其貶值,從而侵蝕中國的財富。中國要擺脫這種投資國債的習慣,唯一的辦法是全面改革其經濟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