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吳光輝:一帶一路架構下的兩岸青年文化交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3 00:25:36


 
  在這樣的一系列活動的基礎上,努力營造“互信、互動、互釋、互進”的模式,大力提倡“以和為貴、以誠待人、以信服人、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動中華文化的民族認同,推動兩岸青年的文化交流。

  首先,如何理解與消化“國民國家”這一範疇?吳光輝認為,面對全球化、地域化的潮流,我們在借助“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兩岸文化發展的同時,也必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中華民族並沒有實現統一,大陸文化儘管是依存於大陸,但是從來就沒有離開過海洋;台灣文化標榜自身是所謂“海洋文化”,但是若走向自我封閉或者自我標榜,那麼也就只能淪落為“海島文化”。因此,“國民國家”的範疇如何得以樹立,需要兩岸共同思考。

  其次,我們需要就正確認識中華民族“一體多元”的性格。摒棄單純的漢民族文化、單純的儒家文化的提法;需要認識到台灣文化也應該是中華文化的根源之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認識中華文化的廣域性,才能平等地展開中華文化內部的多元性交流,讓台灣人,尤其是台灣青年真正地理解到中華民族血脈相連、不可分離的情懷。就台灣青年的心理而言,吳光輝認為,如今最為突出的,就是“個體認同與群體認同”的問題。一方面,“個體認同”、尤其是青年的“個體認同”,他們不是失去了存在的身份,而是最為深刻地感受到了來自“政治”的歪曲、打壓或貶斥,無法獲得真正的人格性的認同;一方面,“群體認同”開始打破過去的本省籍與外省籍這樣的族群分裂式的對立,呈現出一個台灣的內部與外部的一個趨勢。

  第三,我們需要借助“一帶一路”的架構,推動“同一民族、同一世界”的思想,真切地為台灣人的生存空間提供引導,亦可以借助台灣商人的經驗來拓展中華文化的活動空間。吳光輝建議,既要支持、認同台灣文化的原型、原鄉意識,同樣也需要向他們傳遞來自大陸的悲情觀念,重述大陸自身的悲情故事。這樣的傳遞、重述的活動,要以“同一民族、同一世界”的主題思想為主導,以“共同敘事”為手段,通過“個人記憶”的多樣化,推動兩岸“共同記憶”的歷史建構。不僅如此,作為“一體多元”的文化架構,無疑是需要多樣化的聲音表述,多重性的身份確認。因此,借助多媒體這樣的現代手段,通過多層次的文化產品的製作,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根底,探索中國人、中華民族的根源性的生命意識,尋找這一生命意識源遠流長、長盛不衰的奧秘,應該是未來兩岸文教交流的核心之所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