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吳良好委員發言(圖片來源:大會直播信號) |
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北京國富會計師事務所主任張連起:以提質增效的財政政策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精神,對於心懷“國之大者”,推動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思想指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和財政帶來了嚴重衝擊,同時也考驗了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財政的應對危機能力。我國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聚焦“六穩”“六保”,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不平凡之年交出非凡答卷。但也應看到,部分地區經濟不發達、營商環境存在短板、老齡化率和負債率雙高,財政減收的趨勢加劇風險;個別地方隱性債務規模大、不透明;存量債到期、增量債控制的結構性問題凸顯,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增速和杠杆率短期再度上行。
經此大疫,我國經濟恢復元氣和活力需要一個過程,財政收支的“緊平衡”狀態也將持續較長時間。2021年應保持財稅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對經濟恢復性增長給予“中醫調理”,不搞急轉彎,開方“定心丸”。一方面合理安排赤字、債務及支出政策,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把握好政策時度效,另一方面要在促進國家戰略科技能力、推進科技創新、擴大內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以政府過“緊日子”換取市場主體過“穩日子”、老百姓過“好日子”。
注重發展與安全的平衡,警惕防範涉及財政領域的重大風險。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統籌發展和安全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義。財政是發展和安全的基礎和保障,要做到財政自身安全,關鍵是給地方政府債務戴上“緊箍咒”。應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完善常態化監控機制,不給通過新增隱性債務上新項目以可能的空間。硬化預算約束,擴大零基預算改革試點範圍,全面加強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和預算評審,涉及財政支出的全部依法納入預算管理。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等必須審慎合規經營,嚴禁向地方政府違規提供融資或配合地方政府變相舉債。清理規範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剝離其政府融資職能。健全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機制,堅決防止風險累積形成系統性風險。加強督查審計問責,嚴格落實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制和債務問題倒查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