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2020敗選檢討 國民黨提7大原因
http://www.CRNTT.com   2020-01-15 14:32:53


 
  由選舉結果而論,在投票率大幅提高的情況下,雖本黨得票數較上一居“總統”選舉已成長近170萬票,表示既有支持者有回流的跡象,但蔡英文在競選連任的情況下,選票仍成長近130萬,韓蔡相較,顯示蔡英文較能獲得新增選民及中間選民的支持與認同。

  四、高雄市長勝選模式無法複製,選戰策略選擇失誤
  
  在競選過程中,由於競選團隊未能與中央及地方輔選團隊未能緊密結合,無法配合地方需求參與重要輔選活動,“總統”候選人時常僅以旋風式的方式造訪地方,雖在媒體上能占據若干版面達傳播之效,但無法實質上有效增加與地方緊密的連結感,進而與“立委”選舉相互拉抬,進而收事半功倍之效。面對對手有執政優勢、行政資源,且本黨“總統”候選人在參選時間短、布局慢的情況下,僅以過去高雄市長一人作戰的成功經驗主導選戰,低估“總統”大選複雜性,未能讓各縣市競選組織發揮應有功能。

  此外,本次選戰亦缺乏科學化的作戰方式,由本次選舉經驗觀察,本黨“總統”候選人在坊間媒體民調曾長期遙遙領先民進黨候選人,惟在諸多事件的影響下,民調數據一路下探,但在此之間卻未見競選團隊參考及利用民調與大數據的資訊,即時評估影響選情的重要因素,並做好因應措施,進而隨時修正選戰步調、型塑候選人形象與特質、規劃選戰議題等作為。卻反其道而行,愛到同溫層的迷惑,憑藉著造勢活動的熱度,來質疑民調遭刻意操作,並提出民調蓋牌的策略,意圖讓媒體及民間民調機構調查失真,掩蓋支持率滑落的現象,也因此同時間導致了無法正確判斷選情的問題。由選舉結果觀察,坊間媒體民調雖數字有高有低,卻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五、黨內矛盾不團結,輔選力道仍待加強

  韓國瑜作為本黨初選制度下勝出的候選人,確實係當下本黨最具勝選實力,帶領本黨重返執政的最佳人選。惟在提名過程中,提名制度的一再修正,導致具一定政治實力的參選人不願參與制度,並至選戰結束皆未能團結支持本黨“總統”候選人,亦有初選落敗的參選人,未能信守選前承諾全力支持初選勝出的候選人,卻轉向支持他黨人選,雖最終未參選卻已導致本黨難以彌補的裂痕。

  此外,本黨在前年九合一選舉過後擁有15個執政縣市,卻僅在新竹縣、苗栗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連江縣等6個縣市之得票領先民進黨候選人,其餘9個縣市則未能守住領先成果。種種現象皆再再顯示,本黨在本次選舉當中仍未見完全團結,且各地的輔選力道仍舊有待加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