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專訪:田飛龍談“黃色經濟圈”
http://www.CRNTT.com   2020-03-19 00:11:32


 

  專訪全文內容如下:

  “黃色經濟圈”是香港本土主義極端化產物

  中評社:2019年6月起持續的反修例風波引發一系列暴力抗爭運動,“黃色經濟圈”亦再被宣揚。您怎麼看“黃色經濟圈”這一概念?

  田飛龍:“黃色經濟圈”是香港本土主義極端化的產物,是在經濟領域追求“完全自治”及歧視性排他安排的一種社會經濟思潮,這一概念具有對種族主義的模仿意味。美國歷史上長期盛行白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黑人沒有資格在白人的學校、商店、旅館甚至公共道路上受到平等對待,美國憲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種族平等鬥爭史,至今仍未終結。香港人與內地人當然是同一種族,但香港的殖民史與畸形的本土主義觀念,將香港人建構為一種“高等華人”族群,對內地群體有著長期的歧視性視角和對待。這裡不排除香港人在歷史上對內地的同情和支持,但同樣難以排除香港人潛藏著的“先期現代化”帶來的優越感及這一優勢地位被趕超所帶來的身份認同危機與逆反取向。

  “黃色經濟圈”折射了香港本土主義者內心之中“自尊”(歷史優越感)和“自卑”(現實落後感)兩極扭曲的社會心理結構,無法穩定地認同和踐行香港現代精神中平等、自由、包容及基於規則的理性價值觀。

  “黃色經濟圈”也同樣違背了基本的經濟發展規律和香港作為開放經濟體的國際地位,政治化及封閉小圈子的經濟模式是缺乏經濟理性與可持續性的,在形式上滿足了“歧視”和“手足倫理”之後必然遭受嚴厲的經濟規律自身的懲罰及社會價值觀日益覺醒的反擊批判。這一概念的炮製者缺乏扎實的經濟理論基礎和政治理性,將模仿種族主義的低劣經濟思想簡單用於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後期鞏固,只能加劇香港社會的撕裂、本土主義的激進變異以及整體經濟的下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