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於漸(中評社 張心怡攝) |
專訪全文如下:
中評社記者:您如何看待香港長期存在的房屋問題?
王於漸:根據政府、媒體的形容,香港房屋問題似乎是一個簡單的供求不足問題,通過多拿一些土地出來蓋房的方式就可以解決。其實香港的房屋問題是深層次問題,從根本來看,是由房價上升造成的貧富懸殊問題。過去30年間,通過全球化,全球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最為明顯的就是中國。不論是在內地還是海外,許多人在全球化初期收入得到巨大提升,積累了很多財富。財富的積累高度集中在一些企業和股東手上,在項目投資有限的情況下,對資產的需求大量增加,股票、證券市場以及房地產市場便開始起飛。人們都希望在大城市擁有房產,通過房產來實現財富和資產的累積。
香港市民三分之一是私樓擁有者,六分之一擁有居屋,三分之一居住在公屋里,剩下的則是租房居住。過去20多年間,這樣的比例基本維持,沒有太大變化。但近年香港房地產市場猛漲,擁有私樓市民的比例沒有增加,社會便形成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兩級分化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例如擁有私樓的市民財富在不斷上升,能夠為下一代在教育、健康、補習等方面提供更多好的機會,而沒有房產的市民很難幫助下一代向上流動。當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是,香港社會中有起碼一半以上的人沒有房產,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沒有希望。不幸的是,香港社會以為政府找到更多土地、多蓋房子就能解決房屋問題,殊不知這一難題與數量無關,主要原因是價格過高,令市民難以負擔。
香港實際上並不是真的沒有地方住,據統計無家可歸的人不超過2000人。有人說香港有很多劏房,但能成為劏房的房屋只有17%-18%,且高度集中在某些交通方便的地方,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劏房恐怕只有6%-7%,甚至更少。市民的居住需求不能夠滿足,導致一部分人的確要租房子住,但房屋數量不增加,所以房子要劏。房子能劏,沒有人無家可歸,房子不能劏,就會有人無家可歸了。所以香港的房屋問題不是簡單增加蓋樓就能夠解決的,實際上是要解決好香港社會貧富懸殊、難以向上流動這一根本性深層次的矛盾。
中評社記者:所以您認為當下香港的房屋階梯已不復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