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在人文交流方面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促進中外民心相通。
中外人文交流對於促進沿線國家民心相通,夯實國家間社會和民意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是人文交流中最為基礎性的重要領域,要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促進沿線國家民心相通方面的先導性和廣泛性的作用。面對國際形勢百年未有之變局,我們要建好有關國際交流平台和組織,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加強與沿線國家智庫合作、產教合作、學術交流、文化交流等,促進中外職業教育互學互鑒,為深化雙邊、多邊合作奠定民意基礎。面對國際學生流動的強勁趨勢,我們要摒棄單邊主義,擴大與沿線國家雙向留學規模,加大合作辦學力度,加強師生互訪頻次等渠道和方式,培養更多相互了解、感情親密的友好夥伴,讓他們成為推進中外人文交流的友好使者。
面對合作項目對雙語人才的緊迫需求,我們“引推”結合,既加強要語種人才培養,也繼續推廣漢語教學,原汁原味地展現中國職業教育的獨特魅力,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將中國的現實國情、民情傳遞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斷增加沿線國家對中國的認識和理解。
最後劉利民強調,同道而相益,同心而共濟。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本著“共商”的態度,下定“共建”的決心,拿出“共享”的誠意,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