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評論》月刊第317期內容介紹
http://www.CRNTT.com   2024-05-12 00:12:28


 
  本期“經濟”欄目刊發了《中國宏觀經濟短期走勢與中長期前景》《美國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脫中融美”分析》兩篇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張明在《中國宏觀經濟短期走勢與中長期前景》一文中表示,中國宏觀經濟的短期走勢在新冠疫情後復甦,但自發復甦的速度較為緩慢,以至於面臨總需求不足與負向產出缺口。如果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能夠繼續保持寬鬆態勢並適當擴大寬鬆力度,且各部門各地區之間能夠有效加強宏觀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中國經濟增速就有望實現5.0%的目標。中長期前景方面,中國經濟面臨經濟周期性下行的壓力,必須實施更具擴張性的財政貨幣政策,還要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並且通過新一輪改革開放舉措提振新質生產力、提高經濟增長效率。

  深圳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台灣法研究所副所長黃繼朝和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符海詩聯合發表了《美國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脫中融美”分析》一文。該文表示,中美經濟競爭新形勢下,鑒於台灣地區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特殊地位,美國力圖通過操弄“台灣芯片牌”加強對台灣半導體經濟的影響控制,加速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脫中融美”,以提升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競爭優勢。綜合來看,美國操弄“台灣芯片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迫壓台積電為代表的先進芯片製造產能向美國轉移,增強自身供應鏈韌性與供應鏈安全;其次,以“共享”“合作”為名,將台灣半導體產業納入美國構建的“半導體供應鏈聯盟”,打造美台半導體“戰略夥伴關係”;最後,施壓台灣芯片企業對中國大陸進行技術封鎖,以服務於美國在技術領域對中國的“聯盟圍堵”策略。

  本期“文化”欄目刊發了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副教授曾昱的《閩南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及路徑探索》一文。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峽兩岸閩南人共同創造的優秀地域文化。閩南文化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和傳承性等特點,是構建兩岸同胞文化認同的重要紐帶,是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重要支點。本文提出通過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延續閩南文化的傳承性和創新性;持續推進兩岸文化交流的多元化、系統化和精品化,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搭建閩台兩地青少年交流交往平台,提升台灣青少年文化認同等途徑促進和深化兩岸閩南文化交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