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衛星為《台海情緣》作序:催人淚下的悲歌
http://www.CRNTT.com   2024-06-12 00:19:02


《台海情緣——一個家族的歷史見證》(中評社 海涵攝)
     
  馬克思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家庭是國家、民族和社會的細胞,家事、國事、天下事是難以分割的,無論什麼樣的家庭,其命運都是國家民族歷史的組成部分,更何況對社會和時局有著影響力的名門。博東教授的家族、家庭就是其中一個典型,其命運與中國革命和兩岸關係緊緊連在一起,跌宕起伏的家族史與國家民族的歷史同步共振。這是書稿給我的第一個深刻印象。全書通篇放在大時代的歷史背景下,寫家庭人物的革命歷程、思想變化、不朽功勛以及曲折人生、悲歡離合,從出生、就學,到革命、聚散、委屈、轉機等等,都與國家民族的命運不無關係;所述雖是家史,又辟有專章集中寫徐森源的11位革命戰友鐘浩東、張伯哲、方弢、徐新傑、陳仲豪、謝漢光……等革命先烈、前輩,還有甲午台灣反割台抗日愛國志士丘逢甲後代丘念台等歷史人物,彰顯了徐氏家族的胸懷和品格,也是家與國同悲歡共命運的真實寫照;更為可貴的是,該書較為系統的記錄了我黨我軍在台灣光復後一段時期的地下鬥爭情況,諸多細節皆為首次披露,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其中第一手的珍貴記錄,彌足珍貴。閱讀這些史料讓我猛然感到,這個可謂一門忠烈的家庭,這個有著優良傳承的家庭,這些人物其實離我們是這麼近!

  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講過,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事實。這部書給我的第二個深刻印象是強烈的真實感、現場感。據我所知,博東教授為了更好地創作完成這本書,在海峽兩岸查閱考證了大量檔案、歷史資料,採訪了眾多當事人或其親朋好友,也實地探察了有關歷史現場、設施、文物等等。寫他的父親,以其被迫害時寫的《自傳》及其戰友的證明材料(實為交代材料)為依據,情真意切;寫家庭的磨難,實事求是,不夾帶任何意氣偏見;寫家庭的轉機,就事論事,不帶任何的虛浮。親身所見所聞、親朋好友的回憶,既有驚心動魄的地下鬥爭故事,也有百轉千回的愛情敘事,他父親的愛情、親情、忠貞、愛國,樸實無華、鮮活真實,戰友並肩,驚心動魄,用青春和生命譜寫革命經歷和謀求兩岸統一之路,一個有血有肉的革命者形象躍然紙上,感人肺腑。他母親的堅毅、執著、守望、責任,母兼父職,獨自養家育兒,度日如年,用血和淚鑄成了《卿夢思源——一個“共諜”太太在台灣的日記》(未刊稿),以寄托思鄉、思親、思“源哥”的千思萬念,一位聰慧無私的賢妻良母偉大身影立在了眼前,令人動容。書中飽懷感情,但不感情用事,一切建立在理智、冷靜的客觀事實基礎之上;書中充滿愛憎,但衡量的尺度客觀真實,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書中細節處處體現著作者一以貫之的嚴謹治學態度,而嚴謹治學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真實,實事求是、不加粉飾,亦不扭捏,任何粉飾或扭捏的歷史都是對後人的誤導。否則,那就不能稱為歷史了,歷史不能成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