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衛星為《台海情緣》作序:催人淚下的悲歌
http://www.CRNTT.com   2024-06-12 00:19:02


 
  英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科林伍德在《歷史的觀念》一書中說,歷史事件乃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這部書給我的第三個深刻印象是博東教授創作中匯聚之“心”。一是初心,就是充分體現了一個家庭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一生奉獻,無怨無悔的奮鬥歷程;二是信心,就是充分體現了一個家庭對革命勝利、兩岸統一的必然性沒有任何懷疑和動搖,一生奮鬥、從不止息;三是用心,就是充分體現了一個家庭全身心致力於偉大的工作、偉大的鬥爭、偉大的事業的專注精神,他們對待每一項工作,都是那麼的充滿熱情、飽含激情、無私奉獻;四是苦心,就是充分體現了一個家庭對兩岸和平統一、爭取民心、對台大政方針的不懈探索和真知灼見,很多意見對當前的對台工作頗有啟示,因為這是有傳承的歷史親歷者提出的真知灼見。

  這部書給我的第四個深刻印象是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古人修史講究藝術性、文學性,以讓讀者更細膩準確而又有興趣、感情地去體會歷史的場景、領悟歷史的真諦、啟發對未來的思考。我國歷代史學大家往往也是文學大家,我們各級學校的語文教材、文學讀物,很多經典篇章都出自史學著作,因為我們的民族自古有這個歷史審美的傳統。博東教授的這部書,文風清新、文字優美、文筆流暢而又樸實無華,引人入勝,讀來令人蕩氣回腸,掩卷發人深思,不似時下某些類似著述,要麼平鋪直敘,要麼晦澀艱深,故弄玄虛,可謂“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我欣賞博東教授這樣有藝術性的文字,能讓人耳目一新。

  這部書還可以作為一部勵志教材,給年輕人看。無論博東教授的親屬,還是他本人,人生曲曲折折、坎坷不斷,有骨肉的分離、事業的挫折、組織的誤解、旁人的冷眼;有國家的磨難、民族的悲歡、人生的曲折、心靈的拷問等等。面對各種不同的境遇,徐氏家族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始終秉持家國情懷,大愛超越小愛,滿懷期望和憧憬地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心靈始終充滿陽光,對未來始終滿懷期望。這是一個有文化、有教養、有擔當的家族。這樣的故事勢必對當下的年輕人以深刻的啟示,對一些浮華風氣有伐經洗髓之助益。隨著中國大陸的高速發展,年青一代在優渥的環境中長大,經歷老一輩苦難的機會少之又少。如何才能培養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何才能勇敢地面對職場和人生的風風雨雨,如何才能戰勝挫折、經得起委屈、忍受住這樣那樣的不如意,始終考驗著每一個年輕人。物質條件的極大豐富不能決定人生經驗的極大順遂,人總要經歷各種各樣風雨而後才能從溫室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年輕人不妨把這部真實的家族、家庭、人生經歷讀物,作為另一種學習的範本。

  高爾基說,“歷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創造的”,博東教授正是用激情和痛苦寫這本書的。相信它的出版,必定會引起廣大讀者的強烈共鳴。

  是為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