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凌友詩談到,中山先生無時不掛念中國的完整、自主、團結和統一。中國人的文化精神是追求大一統。根據中國人數千年的經驗,大凡天下四分五裂,必然是戰爭頻仍,生靈塗炭。這樣的環境,人民無法安定生活,社會無法從事生產,最為痛苦就是平民百姓。因此中國人很有智慧地追求大一統。《春秋》公羊傳體會孔子的尊王思想,也指出任何一個正統政權,都應該擔起“張大一統”、“撥亂反正”的責任。這種大一統思想並不是西方的開疆辟土,彰顯英雄主義,而是維護天下的穩固太平,然後推行禮樂教化。故而中山念茲在茲的是中國的統一,習主席也說:“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現在唯一一件還沒有完成的就是國家完全統一。不論台灣變成怎麼樣,願不願意,美國怎樣助長“台獨”,國家大一統和天下大同是剛正大道。台灣必然回歸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的大道。
“上述四點,共赴國難、建設國家、弘揚道統、祖國統一,是中山先生的宏願,由中國共產黨超額完成。”凌友詩說,其中,有一條文化精神的脈絡在貫穿,無此文化精神,我們無法以憂患意識奮起挽救國家於危亡,無法用保民利民思想從事理性的建設工作,無法以王道平等對待他國,也沒有維護大一統的內在強大動力。是我們的人文精神讓我們克服百年浩劫和各種挑戰而重新站在世界之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