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月25日記者會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2-01-26 00:33:07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評社 梁帆攝)
 
 
  第二個個案亦是在昨天,在大窩口邨的富強樓,是這條邨第二座要接受強制檢測的樓宇,找到兩個低層單位有確診個案,經過專家和我們的同事檢視,認為其相鄰的兩個單位可能亦有些風險,所以亦安排檢疫。
 
  第三個風險的存在,當然是逸葵樓的2 000多名居民,在未進入圍封檢測之前,他們有回到工作間,在工作間亦會引起一些零星感染,甚至是一些比較有規模的爆發,例如在一個位於何文田的建築地盤,就是因為有一位工友住在逸葵樓,現時初步在這地盤發現的感染個案,包括初步陽性個案,加上這位逸葵樓的工友,一共有九位,所以看來整個地盤,可能接近100位工友都會被視為緊密接觸者而須進入檢疫中心。
 
  第四方面,有多個源頭未明的本地個案,到目前為止,衞生防護中心未能連繫到究竟這些源頭未明的個案是否涉及我剛才所說的那兩條傳播鏈。
 
  在這些工作中,為甚麼說我們盡量希望走在爆發之前呢?除了通過這些強制檢測外,我們的污水檢測亦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事實上,有幾個情況都是先有污水檢測的陽性樣本,從而進入強制檢測或圍封檢測,找到初步陽性和確診的人士。目前由環境保護署、渠務署和香港大學一支團隊組成的污水監測隊已經加強了他們的檢測範圍——其實我們一直沒有停過,即使第四波疫情穩定後,這些定期定點的污水監測工作,涵蓋香港幾百萬人口,所需研究費用數以億元計,我們沒有停過,一直在做這些監測工作。近日因為新一波疫情,他們亦會重點檢視一些風險高的地方去採樣,甚至在下游採樣後,一直追溯至上游,究竟這些污水在哪座大廈或屋邨排出,從而可以更加聚焦,將我們的力量,包括檢測、圍封力量,放在最有效益的地方。我在此重申,這兩年的抗疫工作,我們都是不斷總結經驗、吸收經驗,然後加以完善,亦不斷增強我們的能力。兩年間,我們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大大增強,而且亦繼續以科學為本,但我同時亦要考慮對市民的影響。
 
  正如我剛才所說,我相信逸葵樓的居民聽到我說又要圍封多兩天,一定很焦慮不安、很不開心,所以我們不能隨意說最穩妥的方法是大家都圍封,一定要考慮對市民的影響。當然,對受影響的市民,我們希望他們的不安、焦慮、不便可以減至最低,就是我們的配套服務要做得更好,因為畢竟能力不是完全無限制,每個地方的抗疫能力都有一定限制,所以目前來說,我們仍然是目標為本,但同時已進入能力提升方面,特別是檢測能力。大家都知道,以前說我們已增加至可以每日做10萬次病毒檢測,其實這幾日,有幾日已做到每日15萬次,在這15萬次的基礎再提升上去,是否能持續增加?我們現正研究,而如有需要向內地尋求一些助力,我亦不會抗拒。事實上,過去兩年,中央都很關心我們,在二○二○年亦在幾個方面給予我們支援,但現時我們的能力有所提升,所以過去一年亦沒有很直接向內地尋求支援。但如有需要時,我們是一家人,我很肯定中央一直關心香港,而廣東省亦初步向我辦公室表示有何需要,我們可以儘管提出,但要知道助力來到,究竟放在哪方面才最能夠幫助香港這次的抗疫工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