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月15日記者會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2-02-16 11:31:06


 
 
  行政長官:本人在政府總部演講廳這個場合,正在做這件事──即新聞發布會,是經過考慮後決定這樣和大家談話,我已經解釋了,沒有補充。但是,我離開了這個場合和這個演講廳後,除了上一次在立法會會議廳以外,我完全做足個人防護。其中有一個傳媒機構十分眼利,留意到我早前到地區探訪電話諮詢中心時佩戴兩個口罩。我希望大家不要再在這個議題糾纏,現在須同心抗疫,而行政長官須負起這個主體責任,讓市民知道情況如何。
 
  你第一個問題有些自相矛盾,如果我們要繼續“動態清零”,便須“早發現”個案;而要“早發現”便須“早檢測”。如果不檢測就不是動態,是很消極的,如果因為不想再有個案就不提供檢測,這不是我們願意看見的。事實上,正如我剛才所說,其中一項我須澄清的就是這些措施是要不斷調整。尤其是在資源不是無限的情況下,檢測量並無減少──我今天來記者會前,食物及衞生局告訴我儘管現在排隊輪候檢測的時間縮短了──因為增加了一些方便排隊的措施,但是整日的檢測量並無減少,仍然超過20萬次,所以說我們壓低了檢測需求來達此效果的說法並不成立。我相信此效果能令市民更加放心,他們可以取籌或在網上看見檢測輪候的時間,然後適時去檢測站採樣,我們會繼續這些工作。
 
  區域性的“圍封”其實都是為了進行病毒檢測,不論在內地的“圍封”或我們進行的“圍封強檢”,目的都是檢測。現在我們正正循增加檢測的能力和範圍去達致“早發現”。有了中央的助力,我相信我們可以更廣泛地在社會進行病毒檢測。

  記者:特首,你好。昨日公布了五個小組特區召集人名單,想問為何和李家超司長公布的名單不同?預期小組會如何解決一些現時的影響?例如跨境物流,會如何解決一些譬如貨車司機因確診導致人手減少而影響本港蔬菜和冰鮮禽肉供港的問題?另外也想問多一次有關“清零”方面,因特首你也多次強調希望“清零”,但確診持續高企,亦暫時未見回落,會否做全民強檢以加快達成(目標)?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