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施政報告》中的青年政策對香港建立“人才戰略”具有高度的指引意義。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以來在不同場合均強調,會全力以赴“搶人才”,可見新一屆政府對人才給予了高度重視。但香港未來要打贏“人才爭奪戰”,關鍵不僅僅在於推出吸引人才的措施,而在於要有長遠的“人才戰略”,不僅要“搶人才”,更要“留人才”、“聚人才”、“用好人才”以及“培育人才”,從多方入手,將香港打造成大灣區乃至整個亞太區的“人才儲備庫”。
人才之於香港發展的重要性毋庸贅言。但相較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現時香港的人才培育環境和人才優惠政策,仍然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在筆者看來,要建立一個可供長遠發展的“人才儲備庫”,必須先瞭解香港的人才環境當前存在的客觀問題。過去數十年,香港一直都是區域性人才聚集地,金融、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可謂人才濟濟。但近年來看,一方面,國際經濟形勢的挑戰日益嚴峻、各國之間的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加上前幾年社會風波和疫情影響,香港對金融行業高層管理人員等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陷入“人才荒”的窘境。另一方面,一些較低端的行業則出現了人力資源錯配的情況。
與其他國家或地區比較,香港唯一稱得上有優勢的便祗有較低的稅率,能真正吸引和便利人才留港生活定居的政府政策乏善可陳。一些最基本的民生問題,容易讓人才對香港“望而卻步”。例如,香港就業市場的晉升道路本來就非常狹窄,連本地人才向上流動都非常困難,光靠政府的升學資助、稅務優惠,外地人才很難在香港得到穩定的就業機會和滿意的收入。其次,香港的生活成本在發達地區也排前幾名,長期定居不只要考慮學費,還有衣食住行等開支,若要成家立室,生活成本無疑更加高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