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李子寧攝) |
二是在方法上,重點用好這幾年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累的好經驗,也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的好做法,包括:堅持人民至上,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小區改什麼、怎麼改,都與小區居民一起商量,多方合力把好事辦好;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多方位、多渠道、多路徑投入,解決停車難、充電設施不足等小區居民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剛才財政部領導也講到,國家在這方面給了很大的財政支持,給地方資金補助,就是推動多方面投入把這件事情做好;堅持系統思維,推動小區與片區相結合,拆違與新建相結合、保護與利用相結合,把存量資源整合好、利用好;堅持求真務實、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善作善成,推動改造提升;還有一個就是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引入物業服務,建立健全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共同鞏固維護更新改造成果。
三是在機制上,不僅把現有的老舊小區改造好,還要著眼長遠,加快建立體檢查病、改造治病的住宅小區有序更新改造機制,針對性實施房屋建築、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還有剛才我講到的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這三項制度正在抓緊研究建立,為小區房屋安全使用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能夠把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扎扎實實完成好,讓這項民生工作造福於更多的小區居民。謝謝。
香港中評社記者:《行動計劃》提到,依托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培育一批同城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都市圈。請問實施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的重點任務有哪些?如何促進都市圈的發展?謝謝。
鄭備: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行動計劃》提出,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這是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重點是做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是都市圈形成的前提。都市圈建設要完善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交通網絡,加快交通設施建設運營同城化,打通未貫通公路和瓶頸路段,提升城際通勤效率。其次,推動產業功能協同協作,培育梯次配套的產業圈。專業化分工協作、實現錯位發展是都市圈發展的關鍵。超大特大城市要聚焦核心功能定位,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周邊中小城市要發揮比較優勢、主動承接功能轉移,與超大特大城市開展“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生產+服務”等產業協作。再有就是,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打造便利共享的生活圈。公共服務便利均衡是都市圈成熟度的重要標誌。近年來,不少都市圈在多模式合作辦學辦醫和政府服務的異地通辦等領域,都有很多成功實踐。應進一步加強共建共享,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促進都市圈發展,要強化都市圈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建設。《行動計劃》提出,建立健全省級統籌、中心城市牽頭、周邊城市協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進機制,推動規劃統一編制、項目統籌布局、政策協同制定。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指導地方,以實施都市圈發展規劃為抓手,科學有序推動都市圈建設,提高中心城市對周邊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輻射帶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