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亞中:勇敢面對一中 為兩岸未來奠定基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6 10:51:18  


張亞中:“得過且過、能混就混”的態度,說得好聽一點是為了選票,其實是早已經失去了面對“一個中國”的靈魂、氣魄與格局。
  中評社台北11月25日電/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25日在旺報發表文章說,利用“不獨”來賺取利益的時間能夠撐多久?

  一個場景。一些與高層關係良好的泛藍學者在“兩岸一甲子”會議中主張兩岸最好只談“九二共識”並淡化一中,且表示“統一”只是一個選項。這樣的發言,讓長期關注兩岸問題的大陸權威學者、社科院台研所余克禮所長當場表示說“民進黨反對一中,結果現在連國民黨朋友都提出異議,我有點吃驚!”

  文章說,余所長其實不必吃驚,國民黨從李登輝開始早就已經不是“中國國民黨”了。“一個中國”在現在的執政者心中,只是一個歷史、地理、文化、血緣上的概念。之所以會強調“九二共識”,是台灣內部考量,希望取“一中各表”之意,但不必冠以“一中”之名,為的是希望減少民進黨的不安。2008年以後,“九二共識”已從“一中各表”的內涵逐漸緩慢滑向“不表一中”。北京如果不能看清這個趨勢,可能還會繼續吃驚。

  一個場景。馬英九在國民黨中山會報主動表示,美國與大陸的關係發展,“我們不會成為他們的絆腳石,也不必擔心美國會出賣我們”,“台美高層互信已經完全恢復”。馬英九並表示,目前美中台三角關係,是六十年來最好的時刻。

  文章說,馬英九其實也不必如此自我感覺良好。就算現在是六十年來最好的中美台三角關係,那是馬政府創造出來的嗎?北京與華府的友好是基於雙方實力與戰略的需要,不像陳水扁一樣做個“麻煩製造者”是台灣應有的基本智慧,但是這值得吹噓嗎?兩岸關係的改善,台灣只做到一點,就是“不獨”,而北京為了政治與經濟目的,配合馬英九政府在經濟發展與外交休兵上的需要,不斷釋出善意與政策,這也可以算是馬政府的功勞嗎?

  說實在的,馬政府迄今為止,還在利用陳水扁政府的遺產賺取政治利益。相較於陳水扁的胡搞,馬英九的“無為”好像變成了值得讚許的行為。我們很好奇,利用“不獨”來賺取利益的時間能夠撐多久?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