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蔡英文是明知故問 還是故意找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2 10:17:43  


  中評社台北12月22日電/中央日報21日社評說,在馬英九公開邀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辯論ECFA之後,蔡英文日前終於提出三個問題回應,看似良性發展,但以她多年參與國際談判,還會提出如此不夠專業的問題,實在使人有些意外! 

  蔡英文的三個問題是,其一,馬英九是否敢承諾,與中國ECFA簽訂之後,是否能保證與其他國家簽訂FTA?;其二,是否敢要求中國讓台灣與其他東協國家同步展開談判;其三,是否敢承諾馬政府的兩岸談判團隊都公開自己與中國的利益關係。她並主張要以WTO雙邊協定取代ECFA,做為ECFA的替代選項,聲稱台灣只有在WTO架構下簽署兩岸經貿協議,才會對未來經濟發展定位最有利。 

  社評說,表面看來,蔡英文的問題似乎是咄咄逼人,抓到馬英九的痛腳,其實,冷靜分析,這些問題不只是帶有陷阱,而且都並沒有太大意義。借箸代籌,我們就可以試答一番。 

  首先,ECFA簽訂之後,是否能保證與其他國家簽訂FTA?問題的關鍵在於時間,如果說“立刻”與其他國家簽訂FTA,當然不可能,如果說“將來”,顯然就大可保證。事實上,新加坡就已公開表示,如果兩岸簽訂ECFA,新加坡願意與台灣談FTA;歐盟及東協國家也表示有高度興趣;美國官方雖未正式表態,但已一再對ECFA表達支持之意,足見簽訂ECFA,絕對有正面加分的作用。相反的,要是不簽訂ECFA,與其他國家FTA仍就會遙遙無期。 

  其次,敢不敢要求中國大陸讓台灣與其他東協國家,同步展開談判。答案同樣與時間有關。台方現在當然可以要求,但同步展開談判的可能性確實不大,而如果ECFA順利進行,實現的機率就會大大提高,換言之,問題的關鍵不在敢不敢,而在於短期內實現的機會有多大。 

  最後說到談判團隊公開利益關係,蔡英文無疑是影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的兒子在大陸做生意。不過,兩岸談判,海基會只是平台,真正的政策都是由政府決定,內容則由官員進行談判,文本也由海基會秘書長確定,海基會董事長只是簽字而已!在談判過程之中,根本就沒有接觸,更何況江丙坤的孩子已經在大陸做了很久的生意,難道他當時就預知江丙坤要當海基會的董事長嗎? 

  更重要的是,海基海協兩會談妥ECFA之後,仍然要透過雙方WTO的代表團報到WTO核備。未來無論列為FTA或是EIA,只要符合WTO規範的精神,就都是在WTO架構下會員之間的雙邊協定。蔡英文既曾參與WTO談判,怎麼會不了解這一點?難道她是明知故問嗎?還是吹毛求疵,故意找碴? 

  不客氣的說,按照蔡英文的邏輯,我們同樣可以提出三個問題:首先,蔡英文能否承諾,不簽ECFA,就能保證我們就能夠順利與其他國家簽訂FTA?其次,她是否敢要求民進黨所有執政縣市都拒絕陸客觀光,同時也不接受大陸購買台灣農產品?再者,她是否敢承諾公開民進黨籍的公職人員與黨職人員赴大陸參訪紀錄以及與中國大陸的利益關係? 

  社評說,對於曾經執政過的民進黨,這樣的三問不過分吧?不知道蔡英文敢不敢給我們明確的答案!如果不敢,她又怎麼好意思苛責馬英九。 


    相關專題: 第四次陳江會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